阅读历史 |

第335章 最后的煎熬(2 / 3)

加入书签

荆州府,充当后方的屏障。

无论魏逆从哪儿出兵,都绕不开两地。

等他们赶到前线,武昌会战早就结束了。”

李牧面无表情的驳斥道。

文官们的小心思,他可没功夫理会。

同初出茅庐时的谨小慎微不一样,现在的他手握重兵,成为了勋贵系中的支柱。

就算朝中党争,那么唱对手戏的,也该是内阁大佬,最次也得是京中六部的实权尚书。

被架空的湖广巡抚,早就不是一个层次的选手。

见试探失败,原本蠢蠢欲动的文官们,纷纷偃旗息鼓。

战争时期,不是搞事情的好时候。

哪怕他们从京中过来,都是带着政治任务来的,也要等到大战结束之后。

到时候李牧这个提督,早就从湖广离开,双方并不存在核心利益冲突。

……

联军大营。

“后方的粮草,依旧按时送达,还增加了肉食供应。

伪朝进攻江西,并没有影响军粮筹措工作。

诸位爱卿,现在可以放心了吧!”

卫嘉瑞笑着说道。

不过眉宇间的忧愁,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半个江西陷入战火中,要持续保障大军的后勤供应,明显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刚送来的这一批物资,数量可比计划中少的多。

看似船舶云集,实际上很多运输船,里面装的都是沙土。

做出粮草充沛的样子,主要是为了安抚军心。

“王爷,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

原本不知道该不该说,现在看到贵国粮草无忧,我也就放心了。

伪朝大军南下,战后烧到了长江沿岸多府之地,严重影响到了吴国的粮食生产。

国内的粮草,优先支持了北方战场,以至于我们后勤出现问题。

希望王爷能够伸出援手,借我十万石军粮,等下一批粮草运过来,立即归还给贵国!”

威远侯尹牧风的话,把卫嘉瑞架在了火上烤。

按理来说,盟友缺粮他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的。

问题是粮草充足,本身就是楚国验出来的戏,用来安抚军心。

军中存粮仅够一月之用,看似数量不少,实际上这已经是非常危险的数字。

官军表现出的作战意志,纵使立即攻克武昌城,大战也很难在一个月内结束。

一旦粮草供应不上,大胜一样可以变成大败。

在这种背景下,从军中抽调十万石军粮,无疑会进一步减少储备。

“尹老弟的面子,肯定是要给的。

不过贵国可是占据着最富裕的南直隶,看似是一个省,实际上相当于数个省。

缺粮,莫不是和我开玩笑吧!”

卫嘉瑞脸色阴沉的说道。

对尹牧风口中的缺粮,他是一个字也不信。

官军南下影响了春税不假,可南直隶那么多州府,又不是都受影响。

吴国去年虽然北伐失败,但出动的兵力并不多,大战持续时间也非常短。

消耗最大的战役,还是这场武昌会战。

吴军仅仅出动十万人参战,他们可是足足出动了五十万大军,双方的消耗不在一个层次上。

确定对方军中不缺粮,那么眼前这一出,那就是专业拆台。

“哈哈……”

“王爷慧眼,尹某只是看大家太过严肃,这才开了一个玩笑。

至于军粮,我大吴自然是不缺的!”

尹牧风笑呵呵的回答道。

试探出了楚军的真实情况,目的就达到了,没必要真给盟友拆台。

站在吴国的立场上,他们是希望楚王能够赢得战争的。

北方的大战再次证明,衰落的大虞朝,也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撼动的。

攻占南直隶,那是占了北虏入侵的便宜。

类似的机会,不是天天都能有。

“既然如此,那么接下来的大战,就仰仗尹老弟出力了。

为了尽快赢得胜利,楚军上下已经竭尽全力。

可敌军的防御太过顽强,一时半会儿难以取得突破。

现在敌军防线最有可能存在漏洞的地方,就是尹老弟你负责的战场。

为了反虞大业,还望……”

卫嘉瑞强忍着不爽说道。

想他一国之主,居然要低下头和吴军将领称兄道弟,着实让他面子上挂不住。

不过卫嘉瑞是现实主义者,面子那玩意儿没有实质利益,只要能够变现,他不介意立即折现。

“王爷放心,在下一定竭尽全力!”

尹牧风当即保证道。

楚王的姿态低,不等于他能顺杆子往上爬。

从白莲圣国走出来的三王,那是独一档的存在。

同楚王称兄道弟,就相当于和自家皇帝称兄道弟。

尽管吴皇经常这么干,尹牧风还是理智的选择了谨慎本分。

至于做出的许诺,那就是一张空头银票。

并非他不想攻破敌军防线,纯粹是打不动。

开战到现在,吴军也折损了小一万军队,战损率接近百分之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