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5章 最后的煎熬(1 / 3)

加入书签

第335章 最后的煎熬

炮火声夹杂着喊杀声,直冲云霄。

硝烟弥漫着整个战场,遮云蔽日。

无数叛军士兵,顶着枪林弹雨,搭起了云梯,冒死向城头发起了冲锋。

“倒金汁!”

随着守将一声令下,滚烫的金汁,向这叛军士兵头顶倾泻而去。

顷刻间,惨叫声响彻战场。

交战双方,都在努力给予敌人以最大杀伤。

这一刻,世界充满了杀戮。

“后退者斩!”

一轮攻势失败,叛军士兵刚调头回返,又被督战队逼着上了战场。

跑在前方的倒霉蛋,更是被枭首示众。

一些机灵的老兵,在冲锋路上,顺势倒在了死人堆里。

事实上,装死也不代表安全。

想要活下来,不光要躲过敌人的炮火,还要避免被自己人踩踏。

血腥的战斗在继续,一队士兵打完了,马上又会有新的士兵补上。

叛军不惜代价的进攻,短短一天时间,就付出了上万人的伤亡。

“总督大人、提督大人,叛军这是疯了。

纯粹是为了进攻而进攻,他们完全不在乎伤亡!”

副将刘启峰神色凝重的说道。

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

这条生活规律,在战场上同样适用。

叛军猛烈的攻势,守军也感受到了压力。

“这是一件好事。

叛军表现的越疯狂,就证明我们的谋划越成功。

刘副将,且把心放宽。

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江西战场取得了突破,威胁到了叛军的老巢。

没有后方的支持,敌军囤积在前线的那点儿粮草,可坚持不了多少时间。

反贼是被逼到了绝境,才谋求和我们决战。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就越要保持冷静。

且先等着吧,这样攻势不可能长期持续。

拖上几天时间,沉重的伤亡,就会让叛军高层明白强攻不可取。”

李原笑着说道。

为了保密,前期的谋划,只有他和李牧知道。

军中的诸将,同样被蒙在骨子里。

现在谋划成功,继续保密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纵使叛军知道了真相,也只能面对现实。

“叔父说的不错,现在这种时候,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该着急的是叛军。

反贼此时的强攻,完全是狗急跳墙。

从叛军的动向来看,卫逆放弃了全歼我们的想法,只想要赢得武昌会战,甚至不惜两败俱伤。

不过这仅限于他自己的部队,傅逆的军队同样参与攻城,力度就要小的多。

两股叛军看似在联合作战,实质上已经各怀鬼胎。

自己卖命厮杀,盟友却在划水,谁的心里都不会舒服。

战场上打的越猛烈,他们的内部矛盾,就会越快被激化。

传令各部,严防死守,不给敌军留下可乘之机。

拖上十天半个月,当叛军意识到无法获胜后,才是全面反攻的时候。”

李牧随即补充道。

叛军越想决战,就越不能出去和他们决战。

三板斧用完,战场上无法取得突破,后勤补给也出现问题。

所有的压力汇聚到一起,就是敌军高层昏招频出的时候。

战争的本质,除了硬实力比拼、后勤消耗外,就是比谁犯的错误更少。

一般来说,在战争中折腾的样越多,犯错的概率就越大。

“提督大人,我们这么一直拖着,恐怕不好吧?

蜀地局势持续恶化,万一魏逆率兵从后方杀出来,我们的防线恐怕会出问题。”

一旁的湖广巡抚开口说道。

对他来说,这场战争开启的稀里糊涂,进行的也稀里糊涂。

看不懂李牧的布局打法,他也就认了,反正他不又走儒将路线。

军事水平不够,没什么大不了的。

满朝的文官,大家的军事水平都差不多,能纸上谈兵的都不多。

他可以不懂,不等于就能把这个巡抚晾着啊!

镇远侯这个湖广总督,不是常设职位,战后就会离开。

按照大虞的规矩,他这个巡抚才是地方老大。

直接跳出来,同李家叔侄对抗,他没那胆子。

现在的湖广,还是人家说了算。

真要是翻了脸,只会让他的处境更尴尬。

战争时期,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发生,搞不好他这巡抚也有可能意外暴毙。

好不容易才发现一个漏洞,肯定要趁机表现一下,刷一刷存在感。

不奢望和李家叔侄分庭抗礼,最少要让湖广文武知道,湖广还有他这位巡抚。

“巡抚大人,蜀地不生乱则罢了,一旦发生乱子,就绝没有短时间平定的。

魏逆想要全据蜀地,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就算他愿意分兵,支援叛军,也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

哪怕立即出兵,从蜀地杀到武昌一线,也绝非什么易事。

别忘了我们还有襄阳府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