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怎样的未来(2 / 3)
拉到了九成,这对安德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震撼。
年轻时曾仰望过的阿美莉卡,如今再看,就像青铜器上的斑驳锈迹,用岁月包浆的威严镇住整座殿堂。
当今天站在华国构建的高科技钢铁洪流中之时,世俗认知的重量级选手被碾碎,曾经膜拜的所谓庞然大物一瞬间变成玻璃缸里冒泡的金鱼,真正的怪物悬在头顶,沉默如黑洞吞吐星河。
这种沧海桑田之感,让安德鲁感觉自己是真的老了。
要知道阿美莉卡从建国到逐鹿天下,了四百年时间,而华国从建国到展露逐鹿天下能力,仅仅只了一百年。
安德鲁整理了一下领结,从桌子上拿起一份报纸,然后用咏叹调朗诵道:
“历史的沙漏里,阿美莉卡像一位精打细算的泥瓦匠,用四百年时间将十三州殖民地砌成大理石帝国——1776年独立宣言的羊皮纸未干,西进运动的马蹄已踏碎印第安原住民的陶罐;南北战争的硝烟刚散,福特流水线上的齿轮便咬住了工业时代的咽喉。直到华尔街的铜牛撞开冷战铁幕,方在1991年摘下“唯一超级大国“的冠冕。
而华国则像掌握了时空折叠术的炼金师,1949年建国时的百废待兴还带着战火余温,1978年闸门泄出市场经济的洪流。高铁网络以蜘蛛结网的速度覆盖山川,5g基站如竹笋般破土,核弹变轨的轨迹划过北*约防空司令部的监控时,西方才惊觉这个曾用算盘计算核爆数据的国度,竟将百年征程压缩成了莫斯科大剧院里的《天鹅湖四幕剧。北美大陆横贯铁路的黄金道钉还在博物馆沉睡,中欧班列的汽笛声早已惊醒撒马尔罕的古丝绸之路。这种时空折叠般的追赶,恰似量子力学与太极阴阳图的对话——一个用蒸汽朋克的耐心铸造霸权,一个用数字时代的算法重构文明坐标系。”
念完后,安德鲁收起报纸:“奥斯本男爵,刚才的论述来自《纽约时报,在《纽约时报看来,这场竞争也已经再无悬念。
他们认为华国已经摘下了超级大国的桂冠,在这场竞赛中获胜,而且是以难得的和平方式。”
奥斯本男爵吞咽了一下口水:“不,用华国人的话来说,《纽约时报属于是口服心不服。
他这么说的目的,是为了论证象党做的有多糟糕,彻底从心理层面摧毁红脖子们对于重铸阿美莉卡梦的幻想,避免未来还有诸如多纳德这样破坏阿美莉卡过去秩序的人物出现”
当天节目录制完,晚上在伦敦一家老式酒吧的包间里,奥斯本男爵请安德鲁·尼尔吃饭,为了表达对他这几年来照顾的感谢。
“乔治,恭喜,这次回唐宁街将会是你人生新的起点,下次我再邀请你参加安德鲁·尼尔秀,你的头衔就要变成首相了。”安德鲁很高兴,这证明自己有眼光。
以他的年纪、资历和地位,乔治·奥斯本当了首相,他也捞不到什么好处,无非是眼光被证明后情绪上的满足。
奥斯本男爵没反驳,因为他知道,上议院答应了他的要求。
虽说麦克福尔男爵没有联系他,没有和他说,上议院接受了他的条件。
但光是从英格兰媒体铺天盖地关于他有先见之明的报道,就能看出端倪。
英格兰媒体除了感慨华国成就,华国超越阿美莉卡外,就是说他有先见之明,过去选择华国交好的外交策略再正确不过了,只是后来的首相们没有眼光,导致他的外交策略没能坚持下去。
这类内容能够大肆报道,说明了上议院那帮掌握大量资源的贵族,已经在从舆论上为他担任英格兰首相做准备了。
然而这样的未来,并没能让奥斯本男爵感到有多高兴,除了人生目标即将满足那短暂的快乐后,就是无尽的忧虑,tm怎么才能把大英这艘破船重新拉上正轨。
奥斯本男爵是真心不知道。
和法兰西、德意志都不同的是,英格兰是真没啥制造业,过去为数不多的制造业随着全球化都被霍霍的差不多了。
英格兰还能称道的金融、教育和体育,难不成让华国人都来看英超?英超每个俱乐部关联华国的一二线城市?类似燕京切尔西、申海曼联?
把英超打造成基于华国市场的超级航母?
可这也不够啊。
要救英格兰,光靠体育产业杯水车薪。
在他看来,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让伦敦来当华国主导的世界下金融中心的角色。
这里的金融中心,不仅仅是定位,还涉及到大量“特别的权力”,例如华国企业大规模到伦敦市场上市发行,华国本币结算、国债发行、企业募资都要在伦敦开展业务。
这就是金融层面的配套。
从现实层面考虑,有空天客机的存在,伦敦到华国任何一个一线城市,时间也就两个半小时,距离不是问题。
可是凭什么?
华国主导世界,为什么不是申海来当这个角色,而要交给伦敦呢?
奥斯本男爵实在想不到,英格兰能够拿出什么筹码,才能换到这个未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定位。
“其实刚才在节目里说的并不是最可怕的。”奥斯本男爵面露悲凉,玻璃杯在空中碰撞,安德鲁杯中的是来自伯丁顿酿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