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怎样的未来(1 / 3)
第475章 怎样的未来
“这么说吧,如果只是单一的能源优势并不可怕。”奥斯本男爵说:“如果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变革来自欧洲或者阿美莉卡,它能够让欧洲或者阿美莉卡重新和华国在制造业领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但这一技术变革率先发生在华国,华国在制造业领域已经有着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优势,如果再叠加能源优势,只要华国不对外输出核聚变技术,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制造业成本上和华国竞争。
我们过去会寄希望于印度、东南亚、墨西哥和东欧这些地区,希望他们能够承担起制造业安全的重任,希望他们能够承接从华国转移的产能。
现实就是,这些地方在单一方面和华国对比有优势,例如在物流上,从墨西哥进口到阿美莉卡肯定要比从华国进口到阿美莉卡更便宜。
东南亚的劳动力成本肯定要比华国更低,印度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有着其他国家或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
但这些地区的优势都是单一的,当整合起来之后,再和华国比较,哪怕他们的劳动力成本只有华国的百分之七十甚至更低,但总成本上他们是没有优势的。
本身就具备优势的华国制造业,在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后,它带来的上下游成本优势将会是无以复加的。
过去同样的商品,在华国制造成本是10英镑,在印度是15英镑,随着时间推移,印度基建逐渐完善,人口素质提高,印度正在快速接近10英镑。
对于阿美莉卡或者欧洲来说,印度的成本只要降低到12英镑,那么我们就能够通过政府引导,来让制造业搬迁到印度。
这是过去一直在发生的事情。
华国也乐见如此,因为他们的制造业完成了升级,丢失部分低端产能对于他们来说是能接受的。
现在则又不一样了,华国通过可控核聚变能够把成本降低到5,未来可能能够降低到1,而印度或者其他地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这个水平。
在这场竞争中,阿美莉卡已经彻底失败了。
除非他们能够在明天就研发出可控核聚变装置。
无奈的是,首先他们宣称实现了常温超导材料的突破,但目前都没看到常温超导材料大规模应用的影子。
其次,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阿美莉卡一直走的都是路线是惯性激光约束,他们要把技术路线切换到托卡马克装置路线上来更需要时间。
时间就是最大的敌人。
而华国在不声不响之间,就已经在能源和航天领域实现了巨大的突破,核弹变轨关系到阿美莉卡的安全,可控核聚变更是关系到阿美莉卡的生死。
更糟糕的是,他们今年要大选,大选如果换人,那么采取的策略可能又会完全推翻重来。
无论驴党回到白宫是四年还是八年,以最乐观的进度估计,阿美莉卡也不可能在八年时间就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追上华国。
所以八年后,面临更糟糕情况的阿美莉卡,又会换象党上来,再把一切推翻重来。
就一直陷入到这样的无限恶性循环中,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局势不断恶化,直到再也无法和华国竞争为止。
这也是为什么当下,从亚太到东欧,从中亚到非洲,所有有识之士都不看好阿美莉卡。
以及为什么可控核聚变对中亚各国来说,明明是噩耗,他们却不得不选择华国。
因为他们很清楚,在这场竞争中,华国打出可控核聚变这张牌之后,阿美莉卡的赢面已经不足一成了。”
奥斯本男爵说完后,过往种种涌上安德鲁·尼尔的心头。
身为老牌记者,安德鲁很清楚,阿美莉卡和英格兰尽管同属盎格鲁·撒克逊这一系,在地缘政治上,双方的利益高度一致,但这种一致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因为民族导致的。
从阿美莉卡诞生到二战后的权柄交接,双方明争暗斗就没少过,从最早阿美莉卡政府主导下对英格兰工业纺织技术进行大规模盗窃,到后来英格兰在阿美莉卡南北战争期间资助南方,战后英格兰被迫赔偿1500万美元。
二战结束后更是通过突然停止《租借法案的方法,要求英格兰必须要用现金购买物资、归还租借物资,另外逼迫英格兰签订《英格兰阿美莉卡政府财政协定,开放英镑自由兑换。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直接导致英格兰外汇储备暴跌,帝国特惠制瓦解,外贸相关产业的基础全部被摧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从英格兰向阿美莉卡转移。
简中互联网喜欢说英格兰是阿美莉卡的爹,双方同文同种,有着高度一致的利益,所以很多事情上配合默契,实际上是英格兰被打服了,不得不做阿美莉卡小弟。
二战后阿美莉卡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英格兰的优势产业进行拆解,安德鲁可是再清楚不过了,以及后续他在泰晤士报当记者,跟踪唐宁街的新闻,和唐宁街的官僚们打好关系后,没少听到他们关于阿美莉卡的抱怨。
这么说,在地缘政治上阿美莉卡就没吃过大亏,一直都是他们占便宜,纵横捭阖,无往不利。
而这次面对老中这样截然不同的敌人时,老中已经把胜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