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曾布三问(1 / 2)

加入书签

大宋的战争机器在不断高效运转,后方的人力物力补充也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曾布的相府中,一帮老头子肃然正襟危坐,一个个都表情肃穆。

“曾相,你倒是说句话啊,这仗无休止地打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非把我大宋的国力耗尽不可。”

终于有人说了一句,打破了现场的沉默。

曾布捋了捋胡须,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他何尝没有这么想过,大宋立国一百年中,大规模的战事虽然不多,但小规模的冲突一直都有。

太祖赵匡胤在位时,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太宗赵光义之时,他先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土归附。

之后又亲征太原,终于灭掉北汉,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当然,他还有黑历史,就是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但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

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几乎是在主战派宰相寇准的半逼迫状态下,御驾亲征,挫败辽军于澶渊,达成“澶渊之盟”,实现了宋辽百年和平。

宋仁宗赵祯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

庆历和议”。期间,辽国趁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币,史称“重熙增币”。

宋神宗赵顼之时,西夏皇室内乱,神宗以为有机可乘,遂出兵五路伐夏,但深入夏地各军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元丰五年又听徐禧之计,筑永乐城,西夏发30万大军围攻永乐城,战败。宋军两次战败,神宗希望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的计划彻底破产。

宋哲宗赵煦,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当然,在钟粟的主角光环加持之下,宋夏战争的战果更加辉煌一些。

到了当今天子赵佶之时,先手西夏,后攻契丹。

虽说和契丹的战争暂时还没有结果,但从战报上的情况来看,大宋显然节节胜利。

只是,大宋军越是深入契丹腹地,曾布和一众大臣内心的纠结又多了一分,因为在他们原本的认知中,契丹完全就是不可战胜存在,只要不主动来找大宋的茬,最好还是不要招惹。

现在可好,当今天子赵佶年轻,钟粟又是一个冲动热血的家伙,鼓捣出来了不少新玩意儿,搞着搞着,就打到契丹腹地了。

曾布隐隐觉得,契丹似乎是在刻意隐藏实力,或许在大定府,或许在仪坤州,大宋军就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其实,压力

似乎已经来了。

开始打幽云十六州是多么的顺利,后来的这些日子里,进军速度显然慢了不少。

到底是必要的军事调整部署,还是真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些老臣显然更倾向于后一种可能。

如果说还有一个没有完全糊涂的人,那还得算是曾布了。

因为曾布明白一个问题,以往大宋的对外战争中,太祖太宗就不说了,之后的哲宗赵煦算是比较厉害的,至少收复了青唐地区,把西夏打服了。

可钟粟出现后,情况就有了极大不同,虽说仗是种师道打的,但真正在幕后操作的却是钟粟,居然一举将西夏给荡平了,曾经让大宋非常忌惮的西夏铁鹞子军,并没有表现出之前的强势,在大宋的新式火器面前非常被动。

对一个国家军事上的征服并不算太难,但想要做到灵魂层面的征服的确太难。

钟粟这个幕后策划者似乎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在打败西夏之后,大宋迅速往西夏移民,然后也没有去奴役党项人,而是让他们和大宋人一样耕牧,除了这个还可以去铁山、煤矿这些地方去干活。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一个愿意付出劳动的人,那就会赏你一口饭吃。

作为战败国的西夏,也不指望有什么希望,但能够让他们享受和大宋人几乎相同的待遇,这才是灵魂

攻击的最佳方式。

别说西夏人服了,原来是西夏皇帝现在的康乐公李乾顺也服了。

现在的李乾顺终于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他开始努力翻译西夏的一些著作,以便让大宋人进行研究。

其实西夏还是创造了一定的文明,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后世的历史记载实在太少。

西夏既然能够被轻易解决,那契丹呢?

曾布想到这里,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现在已经开始彻底在两方力量之间徘徊。

“曾相,你倒是说句话啊,你可是我们大家伙的主心骨。”

看到曾布变化不定的表情,很多人急了,毕竟曾布的态度非常重要。

“什么主心骨,不可妄言,大宋的主心骨是当今天子,老夫和尔等一样,都是大宋之臣。官家要打契丹,那是为了大宋的千秋伟业着想,都懂什么。”

曾布气呼呼地说了几句,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看着下面吵吵嚷嚷的一团,只觉得无比心烦。

他的语气突然大变,一下子镇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