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血色(2 / 3)
“天使,怎么没兴致?”
驻辽钦使李百龄五十来岁,头发虽然花白,但却精神奕奕,他放开搂在怀中的西域美人,快步向着一位男人而去:
“要不要我换一批?”
“不用了!”刘松山摇摇头,他透过玻璃,看着院中的喷泉,以及那些肆意流淌的酒水,不由道:
“你说,这六王齐聚,到底会商量出什么名堂来?”
李百龄闻言,浑身一震,忙挤出笑容:
“虽说辽国胆子大了些,但目前谁敢违背陛下的谕旨?”
“即使我单枪匹马的过来?”刘松山笑道。
“您虽然是单枪匹马,但却带着陛下的圣旨,一字千钧,谁敢造反?”
闻言,刘松山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李百龄也松了口气。
刘松山是湖南人,今年三十有三,更是左宗棠的爱将,在魏国南征北战,受封男爵。
随着魏王登基称帝,自然需要一些助力,他这样的军中悍将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或京营,或地方,以及像他这样的天使。
远赴辽国,奔走数千里,就是想空口白牙的拿下数万大军的领导权。
李百龄笑道:“您且等信吧,六国必然屈服。”
“不过,恕我冒昧,就算有圣旨压着,您这毫无理由的拿走大军,怕是也容易出事。”
“毕竟这兵马是六国控制的,朝廷的名义虽然大,但到了军中却不管事……”
目前的军制,军队极其依赖于将领的人格魅力,就算是君主也不会轻易动弹将领。以免军心不稳。
这话很直接。
你如果一直绷着不说目的的话,即使拿到了军队的指挥权,也很难指挥得动。
必须要取得六国真正的首肯,而非名义上的同意。
“无论如此,得先拿到手再说!”
刘松山笑道:“等到军权到手了,我再言语也不迟。”
李百龄神色凝重。
这时候,他算是看明白了,这是在对六国进行试探呀!
我还是不掺和为妙。
待其走后,刘松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面色凝重。
他本来是想接应一下满清的投降,顺利得接受一个藩国就罢了,但没想到辽国以及西北六国的舆情。
对于停战,六国是坚决反对的,甚至大部分人想要彻底覆灭满清,报仇雪恨。
持续数十年的战争,已经凝结了不知多少仇怨。
更关键的是,辽国一开始就是旗帜鲜明地打着抗击满清的旗帜,聚拢六国势力,对其他五国进行渗透与影响。
这样一来,反击满清就成了正道,和议成了人人喊打。
如此,他收降满清的举措,就成了逆势而行,违背了辽国的利益。
没了这个旗帜,辽国还怎么持续的影响其他几国?
“难,难,难——”
刘松山摇摇头:“辽王的意愿是最重,即使我接受了满清,西北六国照样会单方面的进行出兵。”
“这样一来,满清的局势仍旧不曾改变,甚至更恶劣了,这与朝廷的意愿不符呀!”
朝廷,或者皇帝的心思的很简单,就是要让满清这样的雇佣军离开罗刹,削其一臂,断绝其在中亚的影响力。
没有了中亚这个连接点,瀚海地区自然是就难以为继了。
简单来说,就是一举四得。
首先报了北海之仇,其次就是断了罗刹人在中压的打手,最后,就是瓦解辽国的影响力。
没了战争的压迫紧逼,其他各国自然而然地就会渐渐独立,摆脱了辽国的控制。
最后,假使满清归顺,那么朝廷的影响力甚至能扩大到里海地区,高加索地区,名义上与奥斯曼帝国接壤。
“可惜,难道就只能出动兵马吗!”
刘松山叹了口气。
这样一来,就显得朝廷很过分,且无理了。
不过,只要满清归顺,那么就能制衡一家独大的辽国,让西北局势重新取得平衡。
或许在世祖朝,以及接下来的几朝,对于辽国的西北大哥地位是呈默认态度的。
但对于登基不久的皇帝来说,诸藩必须要保持平衡,加强朝廷的影响力,削减那种伯长诸侯的影响。
说白了,就是加强集权。
拖延了几日后,六国还不见同意,刘松山不得不派人去往安西,调来了五千骑兵。
对于两万兵马的安西来说,这是个庞大的数目,但对于西北六国来说,简直不要太轻松。
拿辽国举例,如今其人口千万,兵马常年维持在二十万左右,骑兵就占了其中的一半。
哪怕是郑国,也有七八万作战部队。
但人数不打紧,关键是这个象征性。
安西巡抚兼理西北六国事务,或者说负责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监察,是真正的太上皇。
他出动兵马来辽国,其影响仅次于皇帝,让人心生畏惧。
辽国第一个同意,其余几国自然赞同。
刘松山这时候,带着五千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玄武城,接收那两万兵马。
五千大军相当于标军、亲军,是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