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吊装成功,轨道火车起重机的优势(3 / 4)
了。”
“大脚行头?”
这时候,猪肉炖粉条已经送到了亚马逊号。
亚马逊号上的组员也开始换班了,吊运工作暂停十分钟。
周齐工点上根烟,眼神闪烁出忆往昔的神采:“搬运是码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干这种活儿的人,最容易因为利益瓜葛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伙。
这些团体在各地的名称不同。
在西安叫工棚,徐州叫大柜,南昌叫把,武汉叫码头,咱们津城叫脚行。
脚行老板就叫做脚行头。
小鬼子来到津城,采取以华制华策略,支持和纵容以巴延庆、袁文会为代表的封建脚行头子把持搬运业。
后来,鬼子走了,敌人来了。
不仅给脚行头颁发了登记证、肩章。
而且还承认脚行把持的地界,并印发了蓝图,规定了各大脚行头的区域。
纵容他们欺压船主,压榨劳工。
解放后,津城军事管制委员城里,成立了新的公用局运输事务所,管理室内搬运和运输市场。
并且成立了18个国营搬运服务站。
以前那些为脚行头做苦工的搬运人员,纷纷加入了搬运服务站。
那些大脚行头看到金饭碗被抢走了,自然不甘心。
组织了三百多人企图把搬运站派到码头上的工人们赶走。
我脸上这一刀,就是在那场战斗中留下来的。”
听着周齐工的讲述,李爱国的眼前浮现出刀片横飞的码头争斗场景。
好日子绝对不是等来的,而是流血牺牲换来的!
“现在那些脚行头呢?”李爱国问道。
“五一年的时候大脚行把头刘德山吃了枪子。
那些欺压过工人的小脚行头也全都蹲了笆篱子。
公用局搬运公司移交津城港务局领导,现在归我们海运负责。”
这时候,亚马逊号传来讯号,吊运工作再次开始。
周齐工立马回到岗位上忙碌了起来。
李爱国忙碌了一整天,本来应该到港务局的宿舍里休息一会。
因为担心出事,还是留在了火车上,在煤水车里凑合一晚上。
轨道火车起重机的吊运量并不大。
但是经过一夜的吊运,黄婧所在2号火车,已经全都装满了粮食。
按照计划,李爱国所在的1号火车,原本也应该装上粮食。
但是考虑到港口上现在急需轨道火车起重机。
所以铁路局决定由黄婧单独执行运输任务,李爱国依然留在港口负责吊装任务。
“师傅,您放心,我绝对会安全的把粮食运回京城。”
黄婧清楚情况紧急,在这个时候也勇敢的承担起了这份重任。
李爱国并不担心她的技术。
不过还是把刘清泉和老郑派到了2号列车上,帮助黄婧完成行车任务。
呜呜2号列车鸣笛两声,冒着阵阵黑烟,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了铁轨的尽头。
李爱国收回目光,重新抖擞精神投入到了吊装工作中。
这次吊装的目标是一辆辆卡车,相比较火车,需要的精准度更高。
好在周齐工经过上一轮的吊装,已经完美掌握了轨道列车的吊装技术,吊装进行的很顺利。
一辆辆满载粮食的卡车驶出津城港塘沽作业区,带着希望朝着京郊公社疾驰而去。
亚马逊号行,信号员陈为民虽然被狂风刮了一整天,此时却充满了激情,将红色旗帜挥舞的呼呼作响。
大胡子船长本来一直在盯着现场,这会也准备回到船长室休息了。
一流的工人,再加上一流的吊装设备,这次吊装行动不可能出问题,他留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时候,负责搬运工作的陈大炮跑过来报告:“陈代表,前部的六个货仓已经全都卸掉了。
现在要继续卸粮食,需要需要增派人手上船将粮食搬运到前部,才能进行吊装。”
“虽然有点耽误时间,但是也没办法,我现在就给李司机发信号。”
陈为民将红色旗帜挥得呼呼作响,引起了李爱国的主意后,采取了祖传信号传播方式——大吼。
李爱国拢着耳朵听了片刻:“什么?要增派人手转运粮食?”
“如此以来就要耽误不少时间,浪费不好人力了,不过也没办法.”
金牌吊装手周齐工有些郁闷的叹口气。
“搬运?那是不可能搬运的。”
李爱国朝着亚马逊号发生了祖传信号,让亚马逊号暂停吊装行动,然后让周齐工收回吊臂。
周齐工虽然不清楚李爱国的目的,但是还是照做了。
等吊臂收回后,李爱国拎起一把煤铲子交给了杨继宗:“杨继宗同志,现在是发挥你劳动人民本色的时候了!”
“你放心,我绝对是优秀的司炉工。”杨继宗自从吊装行动开始后,就一直站在旁边看热闹,这会能帮上忙,顿时兴奋了起来。
“李司机,你这是要开动火车.”
周齐工看到这一幕,猛地一拍脑门子:“哎吆,我怎么忘记了这茬,这是辆火车啊,拥有动力,能够移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