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1 / 2)
南国并非王氏一家独大,若说财富、权势、人脉,能与之一提的还有周氏。
哪怕身处偏远的鹿城,苏玖也听说过,如今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太傅,便是周氏如今的家主。
其他林林总总更有许多杰出之辈,手握权势之权臣,手握兵权之武臣,手握财富之商贾,普天之下不见得都是王土,但都有周氏一席之地。
这样庞大的家族,怎会——
苏玖摇头:“不可能,十三娘说过,她家人已经不在世,她绝非周妙桐,况且她若真是周氏子孙,怎会流落到这种地方?”
“你且听我细说。”蒙叔道,“我与郎君回来的路上,正巧听见有人谈论起管辖西南一带的周太守幺女年芳十八却始终未嫁,而那位幺女,排行正是十三。”
寻常女子十四便开始说亲,十五便已嫁人,家中长辈疼惜不舍的,也不会拖太久,最迟十六也该嫁人。
像苏玖这种十八还未婚配的情况少之又少,若未与家人走散,她孩子都该生下了两个。而周妙桐家中长辈尚在,却还十八未嫁的,确实奇怪。
蒙叔继续道:“故而,我与郎君留下探查了一番。”
这位周太守年轻时风流倜傥,光娶入府中的妾室便有五六人,养大入了族谱的子嗣能有十来个。
排行十三的周妙桐虽为妾室所生,却是所有孩子中最受喜爱的那个。
无他,只因她的脾气秉性与年幼时的周太守无二。
周妙桐模样漂亮,长得与那精心雕琢过的瓷娃娃一般美丽,可她貌美却不娇弱,自小不爱红妆爱戎装,自周太守头次带她入军营时,她便对骑马射箭,舞刀弄枪来了兴趣。
她也不止有兴趣。
十二岁时,她便能马上射箭,连中数把,营中无人能敌。兵法上也颇有造诣,每每有人询问兵法,她都能引经据典说上一二,令不少人佩服。
可惜这般厉害的人,在十三岁那年发生了一场意外。
太守之女,又貌美聪慧,自然会被提亲之人踏破门槛,十二岁时,周太守便为周妙桐定下一门亲事,只等及笄礼后嫁过去。
可周妙桐不想嫁,她自小在营中长大,早就不是待字闺中,只懂刺绣读书的女子,她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梦想,怎会甘心嫁作人妇,后半生困在宅院当中?
于是周家宅院中时常传出父女两的争吵声,直到某一日,周妙桐怒气冲冲地冲出门,骑上自己的枣红色骏马出了城。
等她再回来时,却是躺在太守家的马车上,被人拉了回来。
听闻她在城外惊了马,不甚从马背上摔下来摔断了腿。太守家进进出出好几个大夫,都是忧心忡忡地进,战战兢兢地出。
围观的百姓大概明白,那位少年意气的十三女,大约是废了。
听后,苏玖疑惑道:“这也无法证明十三娘与周妙桐有关系。”
“原先我也这般认为,可仔细想想,十三娘的年龄、秉性、外貌,都与那周妙桐相似,更何况——”
蒙叔顿了顿,道,“以十三娘的谈吐来看,绝非小门小户出生。”
也正因此,他们才决定潜入太守府探查一番。
太守府戒备森严,他们花了不少功夫才探查到十三女的院落在何处。两人藏在屋顶,仔细盯着院里的一举一动。
丫鬟,婆子,少说有七八人,有的人在浆洗衣裳,有的在清扫地面,还有两个年纪大的,悄悄躲在走廊尽头说着闲话。
看起来确实与寻常闺阁小姐的院子相同,唯独,半晌不见十三女的身影。
两人决定等一等,恰巧几个外边来的工匠在家丁带领下路过此处,院中一丫鬟听见动静,将一杯盏掷于地上,那白瓷杯顿时四分五裂,发出一声脆响。
廊下的婆子朗声道:“小姐,您再不痛快,也不该拿杯子撒气,您悄悄,这一个月您都摔碎多少盏茶杯了,别的不说,万一伤到您怎么办?”
一套动作行如流水,仿若过去发生过无数次。
蒙叔和陆景对视一眼,默默离开。
一番话讲完,苏玖也陷入了沉默。
难怪他们会觉得十三娘是周妙桐,她听闻这番事迹,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十三娘。
可十三娘是周妙桐,又怎会在常春楼挂牌接客四年,这四年里,难道没有任何一个人发现?
锦城虽不在西南,但西南太守之女,常春楼的人得有多大胆子,才敢将此等身份的人拐来?
乱七八糟的事把苏玖扯得头疼,道:“不可能,周氏那样大的家族,怎会任由自家血脉沦落红楼,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嘴上这般说着,内心却开始游移不定。
若她真是呢?
若她真是,岂不是可借西南太守的权势灭了常春楼?
“是与不是,问问便知。”陆景立在一旁,抱着手臂道,“不过此事我们不好张口,还需你来。”
“我……”
苏玖不是小心眼之人,此刻已然忘记刚才的不愉快,满脑子都是该如何提这一茬。
七拐八拐回了院子,这一次他们十分小心,几番确认无人跟着才跳进院子。
太阳西斜,落日余晖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