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结义(1 / 2)
将视线重新放到南方,回到周小八葬下双亲的时间节点上。
南方乱,百姓殇。
世代为农的周小八成为了难民中的一员,开始了讨饭的生涯,浑身风尘仆仆满是泥,融进时代里的乞丐群中,周小八变成了周乞丐。
乞丐的食物来源很简单,同时也很匮乏,当有了一口粮食,便争相涌上去,推搡间,周乞丐被推倒在地,磨了一身的伤,起初他会说:“你们这般行径,与狗何异!”
哟,刺头。
于是他被暴打一顿。
后来周乞丐学了乖,不再顶撞“前辈”,收起了所有的年少气性,低伏作小,但他仍时不时被饥饿痛打一拳,因为他还有一样东西没有放下。
那是周小八的尊严。
周乞丐放不下自己的尊严,怎么能做一个合格的乞丐?饿会教他学会,如何苟活,如何才能活。
在痛苦的日子里,与周小八一样的人都饱经苦楚,满脸是泪痕却再也流不出咸渍的眼泪,最后嘴唇干裂,连喝些污水都是大力气活儿。
于是,周小八彻底成为了周乞丐。
再然后,周乞丐遇见了一个寺庙——皇觉寺。
皇觉寺里住的是和尚,这是常识,寺庙里不住和尚,难不成住小娘子?
且周所周知,和尚守戒,不碰荤腥,不碰女人,不贪图享乐,但皇觉寺里的和尚好像不是这样的。
乱世里,秩序也乱了,规矩也就乱了。
皇觉寺里的和尚不礼佛,不读经书,他们把这些修行当作杂役活儿,所以很荒谬的一件事发生了,寺庙里需要干杂活儿的杂役。
谁来干?
周乞丐去了。
进了寺庙就算个和尚,虽然是干“杂活儿”打工人。
就这样,周乞丐又成了周和尚,剃了度,念起了经书。白日里洒扫,烧饭,点灯,夜晚仍要洒扫香客踩脏的地面,点亮被风吹晃的灯,再摊开经书看一看。
佛渡众生,但佛渡不了乱世。
但周和尚并不抱怨日子过的不好,并不责怪寺庙里名不副实的和尚上司对他不平的驱使,世代为农的后代有着最朴实的心愿。
吃饱饭,有饭吃,别饿死。
周和尚虽然一人身兼数职,有时候甚至要帮和尚的老婆捎东西给和尚,对的,和尚甚至在乱世里都有老婆了,老婆孩子热炕头,一个和尚都有了。
乱世里对和尚的接受度,比现代还高不少。
但是他觉得很不错了,这是对周小八而言的如意的生活。
可是元仁九年注定动荡不安,寺庙也不可避免,毕竟佛祖不会降世,信仰不可当饭吃,且在中国,人民的信仰往往是功利性极高的,当无利可讲究,信仰也就越发生淡了。
周和尚没做几天的和尚,又变成了“乞丐”。
不过讨饭有了美化的名字,叫做化缘,逃难也有了新的称谓,叫做游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小八得过且过的心思也越发淡了下来,与之相反的,是越来越兴起的不平的怨气和怒火。
我周小八已经无路可走了,天你非要逼我。
我周小八明明不愿点火儿,老天爷你非要扔下火种到我的身上,我若不接,便会被命运烧成灰烬!
于是周小八有了生长的欲望,跟随老和尚四处游方的日子里,他不再甘心于得到一口果腹的饭食,而是对平常的生活多了一些探寻和询问。
如果周小八生在和平年代的今日,他那执拗的,顽强的探寻意志许是会引导他成为一名哲学家。
但周小八生在乱世,注定风腥血雨。
每过一个小村庄,他们都要挨家挨户的敲开门,不是敲,而是敲开。
咚咚咚。
屋内人心里洞察到屋外的动静,十有八九是讨饭的上门来了,主人家就选择忽视,不去理会,但敲门声不会离开,直到把户主惹恼了开门。
这是所谓的敲开。
得到的结果也很统一,除了被满脸厌恶的户主仍一口饭,就是被满脸不耐的户主啐一口。
这不是偶像剧,不会有心软的神面带笑容的喂饱一堆和尚。
周小八百般疲惫,于是他努力的分出心神,去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去尽量的看看幸存的山河,以此分散掉所经受的屈辱。
游方的时候,他尚能活。
他还交了朋友。
那人是个豪杰,很是欣赏周小八的精神,树木刚冒芽的时候,二人寻了一处山林,找到了一块奇形怪状的岩石,他们二人称其为“奇石”。
奇石,启示,起始。
以奇石为见证,二人拜了把子,成了异姓兄弟。
周小八成了小弟,大哥名为谢勇。
历史上成为奇石结义。
谢勇是个很奇怪的人,家里之前经商,地位虽然不高,但手里有银子,谢勇不曾吃过饿肚子的苦,且养出了喜欢四处结游的性子。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个讲义气的豪情之人。
早些年学了武艺,父母亲年迈,便接过了家里的生意。
按理说这样一个人,是不会和周小八遇上的,但万万没想到,疫病闹完就闹起来饥荒,难民成群,砸了许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