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廿二财神节(1 / 3)
农历七月二十二,财神节。相传此日是财帛星君的成道日,因此民间有“接财神”的习俗。财神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开门开窗喜相迎,虔诚期盼财神的光临。如果有门庭紧闭的,财神会误以为自己被拒之门外,自然也就不会再施财留福了。
又是一年的七月廿二,财神爷身穿锦衣、腰扎玉带,左手执如意,右手托元宝,带领一众小仙,下界施财。
众人浩浩汤汤,自东向西而去。
谈小仙作为新晋小仙,只跟着参与过三次布施,仍处在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好奇的阶段。
举个例子,就路线选择上,她曾提出过质疑:为何每次都是东起行至西止?难道财神爷眼睛有疾,须得背光而行?所以行驶路程上才和太阳神鸟保持高度一致?
解答她问题的是位前辈小仙,作了首打油诗回赠:东边富人街,西边穷人巷。施财亦守财,散财则无财。
谈小仙还是不太明白,她只知道东边的财神殿与西边相比,数量上确实多一些,规格也豪华些;但若比较客流量,那还是西边的更虔诚。毕竟达官贵人们自己就有钱生钱的本事,并不像穷苦百姓只能单纯地寄托在财神显灵上。
一行人路过三处府邸,均是大门紧锁状态。
谈小仙照例凑到前辈跟前,好奇提问:“姐姐,咱这一路来,家家闭户严紧。这可是东边的宅子,往年都热闹非凡,今年是怎么了?难道咱财神爷这么快就不得民心了?”
“去!少胡说!”前辈小仙捂上嘴,拽着谈小仙到了队尾小声答复,“这是凡间的特色,名曰改朝换代。兵荒马乱的动荡之年,凡人讲究要低调,毋惹事。”
“哦——”谈小仙似懂非懂接着问,“但是姐姐,我还有一问。”
“你讲?”
“既然凡人选择了闭户,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越过他家,继续向西而行?我观财神爷站在这户朱甍碧瓦前已有盏茶功夫,都不曾挪动脚步。难道说,财神爷新添了脚疾?”
前辈小仙忍不住掌了她头顶,算是对出言不逊的警告:“我等小仙可不能随意编排财神爷。”
谈小仙频频点头,自称受教了。
前辈继续讲解道:“财神爷多站一盏茶,就算多给一户人家机会。这叫施恩。”
果真,高宅前驶过一匹快马,卷起黄沙,闻听响动,朱门微开,门后探出一人头,打探着快马驶离方向。
就这时,财神爷脚下生风,一步迈入开门高户之中。
“你看,多亏了财神爷的片刻等候,才让这户人家把握住了机会。”前辈实时道。
走走停停中,时间已然过了晌午,可东边的巷子还有一小半没有转完。
谈小仙又好奇了,她向前辈问道:“姐姐,咱财神节今年是改成连过两天吗?多出来的这一天,不会占用我未来的休息日吧?”
前辈疑惑反思问:“何出此言?未曾听闻。”
谈小仙手指虚指,伸向西方道:“行了半天路程,东巷还没走完。而且,西巷门户拥挤,人数众多,怕是更费时间。一天,怎么可能完成!”
“你这滑头,脑子里全没个正事。你该学的是如何施财纳福,而非钻这些无聊的空子。”
“这怎么会是空子呢?”谈小仙非常困惑,“财神爷若要公平对待每户人家,一天肯定是走不完的。”
“若是全天下都要公平,这才是最大的不公。”从府邸迈腿而出的财神爷,正对上谈小仙的不解,他的视线扫过一脸惶恐的前辈小仙,落在仰头好学的谈小仙面上。
财神爷执手捋髯,一派风清气正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若将天下五五分账,事事论个不偏不倚,那你说,何人还会再来财神殿求财神?届时,凡人无须神明保佑,那我等诸位仙君,又该何去何从?因何而得道,为何而成仙?道法自然,不容违背。常言有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凡人自己都理得通透,反倒是你这小仙竟想不明白。”
一通灌输,一脑袋浆糊,到了太阳快落山,谈小仙也没弄明白,财神节到底是一天结束,还是连过两天?因为乘着晚霞满天,财神爷才堪堪踏上了通往西巷的第一块砖。
东宅的房子巍峨壮丽,西边的杂院人员紧密。
邻着街口的几户两进三进的四合院,门窗大开,一派祥和。财神爷跨步进门,只停一顿,抛一金,转而出门继续西行,路过崎岖难走的小巷子时,他甚至不愿深入,只在巷口扫一眼,就脚步匆匆,选择路过。
西郊巷尾有座平安寺,僧人燃了柱粗香敬上,余烟袅袅。香未燃半,财神爷等一众已经路过半个西巷了。
又见一座大杂院,这户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院内共有五户人家,其中四户开着窗,妇人们相拥,敞着门在闲聊天。
财神客气得从手里的金元宝中摸索出一小块金子,挨门挨户地掷到炕头上。
谈小仙则盯着那户唯一闭门紧锁的屋子,大感惋惜。她是被窗外一盆带有香气的兰花吸引到,凑近后才知这屋关门是有缘由的。
“二牛娘,谈家婶子怎得不开门开窗呢?今儿个财神驾到,须得讨个好彩头!”
“宋婆婆,你别急,我去问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