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3 / 3)
用勺子首先就盛了一大勺鱼肉给苏父,然后是苏母,之后就是苏大哥,再给自己来一勺,然后是苏小弟。
这个时期的人没有那么讲究,所以苏起禾先示范一下,这样也卫生一些。
“禾禾,原来这勺子是用来盛鱼的呀?我以为是拿来喝汤呢,别说这样还真不错,用筷子夹,容易散掉。”苏母说道。
苏起晨说完就吃了一口鱼,“嗯,这鱼味道很鲜美!”
这时大家都吃上了,纷纷表示这鱼比之前千篇一律的开水炖鱼好吃多了。
苏妈立刻接上,“就这么偶尔一次啊,不然这么多油和调味料,咱们哪里霍霍的起。”
“禾禾,你怎么会做这种菜呀?”苏大哥问道,其余人也都一脸好奇的看向苏起禾。
这个时期的人们都是从战乱,困难的建国时期,然后□□挺过来的。现在又是特殊年间,全国倡导朴素,建设国家,响应自己再苦也要奉献的号召,物质条件最好的就是满足吃饱就行。
而苏起禾的厨艺全是在苏妈耳濡目染下学习的,之前烧的也都是和苏妈一个风格——白水炖万物……
“高中有同学爸爸是厨师,听他有说起过。”
苏起禾一句话带过,一切都推给‘我也是听说的’!
不过同学爸爸是厨师是真的,记忆里,那个同学是这时代少数的胖子了。
苏家饭桌上没有食不言的讲究,大家就开始讲起这两天的事情。
苏父已经从县里的砖瓦厂订了,想着这两天就要准备盖房子,吃过饭先去一趟老爷子那边,问下老爷子的意见。
话说苏起禾的爷爷,名叫苏振,而奶奶家当时条件很不错,爷爷有给奶奶家里看诊,两人因此结识。因为战乱,奶奶家里的亲人死的死,病的病,奶奶一直郁郁寡欢,嫁给爷爷生下两子一女,就撒手人寰了。
大女儿苏凤,嫁的比较远,是五星公社下面的村子,现在一来交通不方便,二来要带孙子,家里家外的事情也多,所以走动也少了。
长子苏兴国,现在是村里的会计,家里早两年就修建了三间砖瓦水泥房,在村子里是首屈一指的,相当开阔好看。
弟弟就是苏起禾的父亲苏兴民了,苏爷爷在两个儿子成家之后,就安排分家了,现在都是住大伯家。
苏起禾发现,在村里有工资的工作就那么几个,自家就占了俩。归功于爷爷奶奶一直都很注重兄弟俩的教育。
他们是村里少有的初中毕业生,而且平时大家要是伤风感冒,咳嗽流涕,跌打损伤也都是找苏爷爷看的。不拘钱,粮食,鸡蛋什么的都可以换,有些一些常见草药还不收费,在村里口碑很不错,所以大家也都心服口服。
大伯和大伯母贾兰平一共生了三女一子,前面三个都是女儿,分别叫小玉、小玲、小娣,今年分别是二十二岁、二十岁、十八岁,还剩小娣没嫁,她比苏起禾大半年。
最小的一个是儿子,取名叫苏起宝,今年十二岁,真的是当宝一样供起来,苏起禾记忆中,是个脾气又霸道又自我的小胖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