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扬帆起航(2 / 2)

加入书签

看到了一个新的村庄。

这个村庄的房屋布局不再是紧密环绕,而是三五成群,零星分布在成片的农田中。

房屋的墙壁上画着统一的图腾,看来已经有某种共同的文化认同。

田里种的是粟苗,粟苗在风中摇曳,可见粟米是这里村民的主粮。

村外没有壕沟也没有木栅栏,人们可以随意进人村落。

如同封闭代表着恐惧,开放代表着自信。

帆船甫一靠岸,立刻围上来一群村民。

“你们是什么人?”

“从哪里来?”

“来这里做什么?”

村民的语调虽然很怪,但是还是能听懂的。类似河南话和四川话,听起来语调不一样,但语基和语义都是互通的。

石影得了陶夏首肯,连忙跳下船,向村民解释道:“我们从这条河的上游来,想去华城,请问诸位知道华城怎么走吗?”

“华城?听说过!可是没去过,你们得问问村长。”

一部分村民来围在船边看热闹,一部分村民跑去喊来村长。

没一会儿村长三步并作两步赶来了。

陶夏见状也领着众人下了船,每艘船只留了三五个人守着。

村长热情的招待了陶夏一行人,陶夏自然不会白吃他们的,送给了村里一些精美的小铜器和各色种子。

村长从没见过如此精美的铜小刀和小铜镜,问陶夏:“你们走了之后,我们要是还想换这些小物件和种子,去哪里换呢?”

陶夏指着向西的方向说道:“沿着河,逆流而上向西走,大概走二十天的时间,便能看到一座城,叫做阳城。那里有专门换东西的场所。”

“我们因为出门远行,只能带些小巧的东西,所以很多好东西没有随船带着。你们到了阳城能换到烈酒、草药、麻布、肥皂、蜡烛很多东西。”

“大家都是喝同一条河里的水长大的,讲话也能相互听懂,咱们肯定是同一个祖先。如果你们想迁到阳城生活,也是可以的。拿着这个陶牌,到了阳城会有人接待。”

说着,陶夏从随身的口袋里拿出一个陶制牌子,上面写了字符,讲明了要如何对待拿着陶牌进城的人。

村长拿着看了半天,赞叹这图画真好看,言罢把陶牌小心翼翼收到了衣襟里。

“在这里东再走五天,也有一座城邑,我们以往在那座城邑里换东西。不过,他们的铜物件没有你们做的好,而且也不会无偿给我们种子。可惜你们的城太远了。”

“那座城邑叫什么名字?”

“叫做月城,城主能从月亮形状的变化中占卜出很多大事。不过城主老了,想推女儿坐城主之位,其他几个长老很不服气。如今城里乱糟糟的,我们也好久没去换东西了。我看呐,你们也别去那里,等他们消停了再说。”

“原来如此。那您听说过华城吗?”

“华城?怎么可能没听说过。我小时候就听长辈们说了很多华城的故事。百年前的大城,突遭洪水之后,很多人迁出了华城,四散开来寻找活路,月城的人和我们都是从华城出来的。”

“村长,听我们的先辈们讲,我们也是从华城迁出来,只不过我们走的最远,走到了更西面,就快到雪山草原了!”

“怪不得,虽然我们相距那么远,说话、长相,看起来差别并不大,原来是同一个先祖啊。”

“所以我们造出了帆船之后,就想顺着河去找华城,想到回到大河边,重新跟同族们生活在一起。”

“听说如今的华城在大河下游,这条河过了月城会流入一个大湖,出了大湖便是大河,华城就坐落在大河边。我只是在月城听别人说过,自己并没有去过。”

陶夏跟村长聊的投机,又问了很多月城和华城的事情,于是带着族人们在村里住了三四天,随行的族人们跟村里人做了不少“深入交流”。

临别时,村长带着一些村民来到河边送别,双方依依告别。

帆船收锚启航之后,石影问陶夏:“咱们去月城吗?”

陶夏俏皮一笑:“你说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