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1 / 2)
春耕结束后,陶夏组织了一个船队,从阳城出发向东开始探索大陆。
双手改变世界,脚步丈量大陆。这句话说了五年,她终于搞出了所有的前置科技,并且创造了一个相对比较安稳的内外部环境,得以抽身出发。
陶城居于西部,往西、往北都是草原游牧民族。向东、向南眼下还是未知。
陶夏希望持续用几年时间探索这片大陆,找到这片大陆的中心之国。
再用数十年的时间把陶城的名声打出去,人口扩散出去,做到能和中心之国结盟,最好是各阶层的全面联姻,让部族血脉完全延伸至整片大陆的各个角落……
这一次的大陆探险行动始于春末,期望初冬可以返回。
此一行共计三艘船,每艘船都装满了货物,并有六十个族人随行。
船上除了粮食、白盐、饴糖、烈酒、陶器、铜铁器、各类种子、各类手工艺品之外,还有制作火药的原料、萃取出来的秋水仙素、一些打磨精亮的铅具以及加了重铅的饴糖。
这个时代还没有人知道铅是有毒的,和秋水仙素一样,带着是为了防身,以及看谁不爽做政.治.暗杀之用。
六十名族人也是精挑细选,其中有运动会上比拼出来的各行好手,有经历过战争历练的应变能力超强的斥候,也有可以治疗常见疾病、熟练使用产钳的赤脚大夫……亲近的人中,还有石影和陶冬。
探险队出发后,阳城不间断发出更为轻快的船只,给船队做补给,并随时交换信息。
这是个发展极为不均衡的时代,陶夏一行在房河阳城以东流域,不仅见到了茹毛饮血的部落,也见到了步入种植初期漫天撒种的村庄,沿途所见的一切仿佛在蛮荒与文明之间不断切换。
沿途一路所有经过的聚落,陶夏都会派人探访,遇到热情友善的村落还会住上几天。
船行了月余,房河融入了一条更为宽阔的河流,船队贴在河的左岸行驶,因为右岸已经看不到边际,真真堪称是“一条大河”。
一连五天顺流而下,没有看到村庄或人烟,陶夏躺在船舱里闭目养神,忽然有人高喊:“左岸有烟,看到烟了!”
果然,前方左岸山坡下有一座小村寨,像倒扣着的碗一样的建筑里冒出淡淡青烟,村外有着一些农田,不知道种植的什么,刚刚长出小腿高度的嫩苗。
陶夏只令一艘船抛锚靠岸,带点礼物上岸探探是友是敌,其余船只在河中间驻留。
石影领着十几个斥候,随身带上一小罐饴糖和一柄铜小刀,慢慢靠近村庄。
两三百名村民生息在这里,村子的中央是一片小广场,周围环绕着几十座大大小小的茅草屋,猪、狗、鸡在草屋之间闲逛。
村子里,几个男人正在给一头鹿剥皮,用石头小刀分割皮肉,再用锋利的石斧把骨头敲开,骨渣飞溅,引来几条狗围观争抢。
几个女人正在捏陶,并在捏好的陶罐表面画个一些图案,有规则的几何图形,也有生活劳动的场景。
村外围着有一条四五米宽的壕沟包围着村寨,里面还有一道木头栅栏,只有一座原木搭成的小桥可以进人村落。
看来这群人的安全意识很强。
斥候们还没走近小桥,狗已经发现了异常,开始狂吠。
所有村民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拿起棍棒、石斧或弓箭,叫喊着冲向木栅。
石影打头,立刻喊话:“我们是路过的旅人,想跟你们换些吃的东西。”
领头的人看到对面的人头发衣服都颇为整洁,看起来不像是缺少食物的样子,想要套近乎必有所图,于是坚定回话:“走开,我们不换。”
双方语言可以沟通,只是语调差别较大。
没等石影继续说话,对面便射来稀稀拉拉的羽箭,有几只射过了壕沟,斥候们灵活地躲过了射击。
石影捡起这些箭,观察到这些箭羽不仅箭杆不直,而且箭头是用骨头或石头磨制。
这种箭射程短,弓箭飞行轨迹随意性大,不过一旦被射中,动物失去攻击性,很快便会成为腹中餐。
石影带着斥候双手举起,示意自己没有攻击性,村寨中的人仍旧是一副对抗姿态。
僵持许久之后,石影决定放弃,带着人返回船上,向陶夏报告第一次与大河沿岸外族人打交道的经过。
陶夏站在甲板上隐约看了个大概。
从壕沟和木栅可以看出这个村寨保守封闭,即使双方没有语言障碍,也不想进行交流,可见其不愿轻信他人。
也许是以前吃过亏,用族人的血换来这种对外族人异常的警惕。
陶夏思索片刻对众人说:“算了,这只是一个两百多人的落后村寨,无所谓刻意结交,咱们继续向东行吧。”
这个年代,所有的聚落都得靠着水源生活,直到井的发明才将人类的居住范围极大的延展到内陆地区。
早期人类定然为了抢夺水源发生了不少战争。
解决矛盾,本质上就是解决资源分配问题。
所以,有时候技术进步,有些矛盾就自然而然解决了,不用打仗了。
沿河而行必然会遇到很多村庄。
又过了几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