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猫腻(1 / 2)
“凡有奴籍者,不得参加科举!”
虽然说的是奴隶之子不能参加科举,没有提到姐妹,但这就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了。
难道以后乘风参加科举,中了秀才后,别人一问,我姐姐在当丫鬟?
还有商户之子也不能参加科举,外婆家行商坐贾,就是一个小商户,没办法走科举之路。
但肖家这种偶尔卖鱼的小摊贩就不能算商户,肖家还是农民之身。
果然,这句话一说,奶奶一句话不敢说,呆坐在地上。
就连爷爷也惊出一身冷汗,他之所以不同意,只是觉得这里面有猫腻。
根本没想到会因此牵连乘风科举!
爷爷怒而起身道:“你这个蠢货,风哥儿差点就被你害了!以后你再背着我做蠢事,我先休了你!”
这场风波最终以大伯亲自去村长家拒绝结束。村长家也不好多说什么。
这事本就是村长家理亏,死契偏说是活契,这就是坑人!
没过两天,大伯母就打听到消息,偷偷告诉锦瑟。
村长家的女儿的确是来找丫鬟的,但不止找了一个。
凡是村里有十岁女娃的人家都被找过,都开的是一样的条件,十两银子买断,签死契。
有三家同意,第二天就跟着村长家的女儿去了县里。
锦瑟觉得有些奇怪,一个小妾,有什么资格决定买人?还是给自己的儿子买贴身丫鬟?现在还买了三个?
直觉告诉她有猫腻,但她没时间去琢磨,也没功夫去琢磨。
只是提醒大伯母,下次去县里卖鱼的时候可以找外婆打听打听。
大伯母点头称是,又别扭地说道:
“丫头,这次的是多亏你了,要不是你,老大这辈子就毁了!谁家好好的姑娘要去给别人做奴隶?”
大伯母偶尔会偏心小儿子,但也在正常范围内,对自家两个女儿也是心疼的。
锦瑟摇头表示那也是她大姐,是她的家人。
想说起卖鱼,想起那次去卖鱼,锦瑟后来再也不想去了,除非坐牛车。
但牛车也只到北溪村,南溪村是没有牛车的。
想要去镇上,最好的还是要自己买头牛,而一头牛至少要八两,好的上了十两。
为了这个目标,锦瑟一直努力钓鱼,中途还在孙乐平的帮助下,转换了好几个隐蔽又安全的地方。
上次卖了一两六钱,后来大伯母和自家娘又跑了一趟,合起来也不过三两。
虽然大人们很高兴,毕竟就这么钓鱼就能赚三两,而且还能继续赚。
要不是怕被人看见,锦瑟又说钓频繁就没鱼可钓,他们就都去钓鱼了。
听自家娘说,外婆们已经研究出做豆腐干的办法。
虽然只是用盐和酱油加上熏烤,但味道独特,又是独家,生意还是极好的。
豆腐是八文一斤,豆腐干卖的十五文一斤。
方县虽小,但有钱人还是不少,所以生意很好,至少大舅妈和二舅妈都不用在外面干零工,都跑回家帮忙,有时候还忙不过来。
最明显的就是,自家再去卖鱼的时候,大舅妈和二舅妈不仅不嫌弃,还一个劲儿追问锦瑟怎么没去。
既然外婆家没问题了,那她就该琢磨别的方法赚钱了,只钓鱼来钱太慢。
这天,爷爷和大伯到村广场交了田税,家里剩下不足三百斤大米和一千斤玉米。
爷爷正商量着哪天将大米全拿去卖了换钱。
锦瑟犹豫了会儿,她向爷爷询问,能不能暂时不卖,她想试一下,用一斤大米做一个糕点,看看能不能卖?能卖多少?能否更划算?
自从锦瑟说秀才爹教过她读书后,鲜少有反对她的时候。
这次也一样,爷爷说反正现在卖米的人多,估计也提不上价来,就暂时推一推。反正一斤大米也干不了什么大事。
得到同意后,锦瑟就请大伯称一斤大米,一斤玉米,分别将它们放入温水浸泡了一晚。
第二天再用石磨分开磨成米浆和玉米浆。
“大伯,这米和玉米磨得越细越好!”
“好,听你的!大伯别的没有,就是力气大!”
大伯越磨越兴奋,自从知道乘风跟着锦瑟读书后,笑容越来越多,再加上晓梦的事,对锦瑟更是没得说,有求必应。
“奶奶,可以给我两颗麦芽糖和两个鸡蛋吗?”
这时候的白糖太昂贵,普通人根本吃不起,只能吃麦芽糖,麦芽糖相对便宜点。
卖货郎卖一文钱一颗,虽然只有玉米粒那么一颗,好在味道足够甜。
奶奶看了眼爷爷,起身去拿糖和鸡蛋。
自从上次被爷爷发了一顿火,奶奶做事小心翼翼起来,就怕被爷爷找到错处休了。
锦瑟让大伯母将蛋清和蛋黄分离,再一直搅拌蛋白,直到蛋白成泡沫状。
自家娘烧火烧水,锦瑟将麦芽糖放进碗里,加了一点开水,将它融化。
等蛋白成了霜,大伯的米浆也好了。
锦瑟指挥自家娘,将糖水和蛋白霜分两次,分别倒进米浆和玉米浆中搅拌均匀,再盖上盖子让它们静置一个时辰自然发酵。
锦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