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回 志同道合携往书院 晨鸣拜良师打早钟(1 / 1)

加入书签

求学之路,漫漫长行,今喜多加知己,英台满意十足,眼看天色已过正午,时候不早,牵过枣红马,二人同坐一匹,牵起缰绳,快速地前进。

一路上欢歌笑语,山伯和英台无拘无束,在林间小道嘻嘻笑笑,打打闹闹,两人就像是相识已久的老友,亲密无间。

很快,十八里路过后,顺利到达了杭州。杭州内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而他们口中所说的尼山,却位于西子湖边凤凰山下万松岭的正中间。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还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好地方。许多官宦公子都在此攻书。

黄昏时候,四人抵达书院,山伯听说英台要跟随赵云,提出也一起,英台很是高兴,带他去拜见了赵云,并将父亲写的信,交给他。

赵云翻开,细细看了一会儿,点点头,说:

“原来你是祝老兄的爱儿,幸会~幸会~”

“不敢,不敢”英台谦虚地拱手,随后与山伯做了回眼神交流。

“那好,托祝老兄的福,今日你就在我门下好好念书,千万不要半途而废,知道吗?。”

“是”英台点了点头,又看了一回山伯,说道:

“学生还有件事,想请求老师,望您批准。”

“你说。”赵云耐心地准备倾听。

“学生有个结拜哥哥,叫梁山伯,他从会稽一路赶来,想和学生拜您为师,不知您是否愿意”英台向赵云介绍,赵云上下打量,打心眼就不是很喜欢,但为了英台的面子,决定还是勉强收下。

“好吧,看在英台是我老兄爱儿份上,今日就勉强收下你,以后可不许偷懒啊。”

“是,山伯谨遵,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山伯高兴地下跪磕头。

于是,他们俩又一起拜见了师母,师母很是高兴,对他们的初次印象很有好感,稍作歇息后,起身,给他们安排宿舍,英台起初有些担心,如果同塌而眠,迟早自己女儿身早晚会被发现。可当她走进宿舍时,心里所想的不安顿时化为云烟,因为这里不仅宽敞,更重要的还是单间。

“这里……”英台一脸惊讶,还以为是两人一个床铺。

“这里以后便是你和银心的宿舍,若生活上有何需要,请速来找我,师母每刻都在。”

“是,多谢师母。”英台应允着,眼神始终却望整个宿舍,似乎是在梦中。

“好了,你们休息吧。”师母不做停留,转身便去招呼其他学生。

话说,这尼山,乃是朝中文官还乡后,经皇上应允,共同开设;不少寒门贵族学子前来攻书。几年后,皇帝微服私访,后亲自御笔,将原来的万松书馆改为尼山书院。而赵云,前任曾在杭州任为太守,后来因故辞官,经恩准,在这里做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尽心尽力培养公子们。

他与学生祝英台父亲曾是贵族八拜之交,有过交情,后来因战争纷乱,逃离京城,从此便再无音讯。直到那封信,才想起,好久没有见故友了,心里很是牵挂,如今信中又再一次重重嘱托,决定,就算是为了当日兄弟之情,也要照顾好英台,让她在这里不会有委屈,当然也不会寂寞。

清晨,曙光笼罩大地,万物开始复苏,书院早已沸腾,等站好队形后,摆上香案,学生们捧着香,跪地向孔子祭拜,磕三个响头。

完成这些礼仪后,院长宣读,今日由山伯和英台来敲钟,听到命令后,两人点点头,弯了弯腰,随后一同走到大门口,抬头望见那钟,顿时傻了眼。

“我的天,这钟也太大了吧,而且还这么高。”英台恍惚地正了正神。

“就是,这让我们相公如何爬得上去?”银心在一旁抱怨。

“不如我们用这个吧……”山伯从大门前抱来较高的平凳,将它轻轻放在地上。

“梁兄,你~” 不由惊怔,只见他从怀中取出手帕,轻轻擦拭干净,并试着站上去,由于平凳不是很稳,随着两边的倾斜,导致一个脚滑,身体竟直接摔在了英台的怀中。

“没事吧~”心疼地将其扶起,上下仔细打量还好没有受伤的痕迹,接着站起身,借助平凳稳稳地立住,右手紧握着木棍,微微踮脚,一棒下去,大钟顿时发出轰隆隆的作响,身旁的银心和四九连忙捂住了耳朵;新一天的晨熙到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