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五章(2 / 2)

加入书签

,坠入了自己的思想之中。

许是服了药,白帝猛然觉得身体疲乏得很,将白廷与杜允遣退。

白廷行至殿门外,正要默默离去,却听见身后杜允唤住,于是回头问道:“丞相何事?”

身处玉清宫殿门之前,杜允未曾言语,只伸手“请”他,白廷会意,跟着杜允行至一处巷内,方停了下来。

“此处四下无人,丞相有何事,尽可言说。”

白廷站在那里,面上早不复在玉清宫内的乖觉,而是满面阴翳与不耐烦。

杜允将一只手背在后头,躬身道:“烨王殿下,此处既只有你我二人,臣便也不藏掖,眼下陛下龙体有恙,正是好时机。”

“好时机?”白廷捏了捏手心里的肉,思索着,“眼下我仍是一介文官,既无兵权,又不身担要职,怎么算是好时机,陛下虽身体有恙,却不至于头脑混沌。贸然行事,恐……”

“殿下深得陛下之心,莫要妄自菲薄。大殿下远在前方,深陷边防之事,是个愣的。从前沈氏一案早使韵王殿下万劫不复,四殿下平日唯唯诺诺,畏首畏尾,不敢言亦不敢行。陛下虽不愿早立储君,但朝堂之上一众老臣心中,皆是属意殿下的。”

他这一番言语恳切,白廷也有几分动容,却又细细思索了一番,忽而想到了云浮宫中的淑妃,斩钉截铁道:“暂时不可!”顿了顿,“丞相大人为我之心,我皆知晓。但请大人体谅,母妃尚在云浮宫中未曾转移,若在此时,恐怕……”

杜允闻言面色一变,摇了摇头,“殿下,欲成大事者,必先狠心,先绝己之情与爱,否则如何指点江山?掌握文武百官?”

白廷低着头,“丞相之言,本王皆听在心里,本王会考虑的。丞相可知晓,陛下已经传书让韵王归京了。”

他既如此,杜允便也不好再说此事,只又提到李氏父子之事,却沿着此事讲到几年前的一番旧事,道:“殿下此事倒是仿了几年前顾氏妻那一桩事,果真英明。”

白廷猛然捏了拳头,讽刺回道:“丞相所荐之‘高僧圣师’,亦是不错,那所谓灵药,多半是您的手笔吧。”

杜允一笑,却不再顺着他的话言语,只躬身道:“臣告退。”

白廷敷衍着微微躬身,礼并不十分周到。

杜允从他身侧走过,也是轻轻一哂。

见他走了,白廷方觉气得自己头发懵,狠狠甩了一把袖子,沿着短巷,转了几处地方,回到了庆荣宫中。

银林果然还在暖阁之中乖乖等他,她坐在窗前的榻上梳头。头发是散着的,身上仍然穿着半个时辰之前的旧袍衫。

阳光明媚,没有窗子的阻隔,便恰好笼在她的身上。

她的发丝已经干了,在阳光之中泛着金黄,整个人也是暖黄色的,举手投足之间,皆十分灵巧,眉不画而黑,口不点自红,见他回来,面上自然地盈满了红润,摸起来应当是十分温暖的。

她旋即从榻上跑下来,到暖阁门口来迎接他,宛若一个久在家中等候自己夫君的娘子。而白廷此刻恰好感觉自己是被等待的那个郎君。

这种感觉,十分令他受用。

他行至暖阁门前,便先抚上她的侧脸,一如想象中的温暖柔软,如陛下方才赐的玉如意一般细腻光滑。

她身上穿着他的袍衫,十分宽大,不能紧紧裹住脖子,平白露出一块儿肌肤,白瓷一样。

她虽不会言语,一双眸子却似星星一般亮堂,又像含了水,使人轻易在其中看见自己的倒影。

她又十分擅长利用自己的眼神来表达情感,于是此刻白廷看见的这一双眸子,其中蕴含着脉脉深情,面上的红潮又十分羞涩。

只是看在眼里,便已十分动情,白廷揉着她后脑乌黑的青丝,声音喑哑得不行,“多谢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