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章 地下说唱皇帝(求追读)(1 / 2)

加入书签

振浦郡城之下。“开门!”——“门!”“速速开门!!!”——“开门!”???刘恪一愣,不对劲啊,叫门还自带回声混响?他往侧边望去,只见远处赫然有一个东胡特征极为明显的将领,正在跟他叫着同样的话。而与之前在南浦郡传信的东胡人不同,这个东胡将领,身后还跟着两千兵马。刘恪心中暗道一声倒霉,未曾想现在连叫门行业的竞争,都激烈到了如此地步。一千汉军将士,也同样见到了对方。无不是心中咯噔一下。坏了,正面和真货碰上,岂不是要遭?此时已经入夜,城头上守将听着声音,下意识举起火把来看,也被这一幕给惊呆了。两拨人马,同时叫门?刘恪往上望了一眼。【姓名:乞颜乾(上士)】【年龄:48】【统率:88武力:80智略:84理政:83】【特性:多疑、固守】多疑?这是个可以利用的点。刘恪心中稍有计划,当即先声夺人:“将军,莫要相信他,他一定是汉军派来诈城的!”只是这次他稍稍做了改变,东胡语说的没那么流利,有一些磕巴,像是就学了两年半。城头上的乞颜乾举着火把,继续探头张望。左边这个先开口,一口磕巴东胡语的,是汉人面孔。而右边那个稍晚一些的,一口流利东胡语,是典型的东胡人面孔。当他傻的吗?哪个是汉军,这不是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弓箭手,对准左边!”城头上的弓箭手蓄势待发,就等着一声令下,便是一阵箭雨。刘恪攒了攒拳头,但语气并不慌张,继续道:“我是张将军派来传信运粮的,还请将军配合我击杀那边的汉军!!”听到这话,东胡将领忍不住了,他当即高喊道:“我才是张将军派来传信运粮的,他一个汉人,东胡语磕磕巴巴,肯定是假的啊!”“不信将军可以问一问他,看他是否知晓将军姓名!”东胡将领冷哼了一声,就这点能耐还想诈城?再不济你去把东胡语学好点,装成胡汉混血的将领都好啊!磕磕巴巴,一眼就能戳穿!事到如今,正好碰上真货,居然不退走跑路,反而倒打一耙,岂不是白送战功!刘恪听到东胡信使开口,暗自松了口气。如果这家伙一直不开口,引发不了乞颜乾的多疑之心,他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一旦开口,就容易对付得多。于是他回应道:“将军名唤乞颜乾,当年在长安之战中,也是极为活跃的名将!”东胡将领一愣,皱眉道:“将军名声在外,你能知道并不意外。”刘恪反问道:“你可知道将军年岁?!”东胡将领立即警惕,将领的姓名可以容易得知,年龄就不同了,如果自己答了,岂不是遂了他人的愿?“那你又可知将军年岁!”“我当然知晓!”刘恪自然而然的答道:“将军今年四十有八,二十年前长安之战,大破汉军时,年仅二十八,可谓天生将才!”城头上的乞颜乾听着二人的对话,眉头不由得扭到了一起。东胡人长相的将军,可能并不知晓他的年龄,所以不能作答,只能反问,这里存在疑点。而那汉人长相的将军,可能事先做好了调查,所以故意问了年岁,自问自答,这里也存在疑点。这特么听着听着,两拨人马都像假的啊!他伸手一挥,分出一半弓箭手,对准了右边。东胡将领看得懵逼,他啥也没干呢,怎么还要射他?“将军,可莫要信了他的鬼话啊!”刘恪不甘示弱:“这汉军不仅俘虏了我军士卒,还令其假扮我军诈城,着实可恶!”“也不知道是灌了什么迷魂汤,我东胡好男儿,竟然屈膝归顺了汉廷!”东胡将领有苦说不出。他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即“东胡人如何证明自己是东胡人”。刘恪再道:“他身上的甲胄都是用来误导将军的,身份定然也是捏造的!”以乞颜乾的“多疑”,他不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份,只要死命给真的东胡将领泼脏水,让乞颜乾更怀疑真的那个就行了。城头上的乞颜乾更为纠结,他确实是这么想的。东胡面貌的将领,实在太逼真了。甲胄,兵刃,面貌,东胡语,毫无破绽。所谓太真就会显得太假,越看越假。可偏偏东胡之中又没有约定好暗号之类的东西,也没有信物凭证。因为东胡南军和地方郡守,在东胡的管理策略中,互不关联。一个属于王庭直辖,一个则是地方治理。王庭方面要防止领军大将,和地方郡守结党营私,以防无法控制,不特意分化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让给他们私底下有过多接触?而且连战连胜二十年,防己甚于防汉,从来没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不过相较之下,乞颜乾还是觉得那个汉人相貌的将领,更让人怀疑一些。东胡语可以学,虽然难学,但以这个汉人将领东胡语的磕巴程度,放在东胡军中的汉人身上,也就两年半的水平。即便身边没有东胡人,只能自己一点点自学,学个六七年,也是可以做到这个层次的。甲胄更是可以抢。而除了东胡语、甲胄,以及可以调查到的姓名、年龄,这汉人样貌的将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如何让他露出马脚呢?”乞颜乾还是不能立即做出判断。毕竟另一边的东胡人将领也不是完全可信,所以他得想办法找到两人的破绽。他当然也可以两边都不管,直接死守。但这不是普普通通的送信,还有运粮。无论哪边是真的,都带着兵马,都说明南军军中肯定缺粮,急需粮草,这可耽误不得。“共同点......”既然没有事先约好暗号,那就得找一个类似于暗号,只有真正东胡的将士,才懂的东西。“狼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