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 章(3 / 4)

加入书签

听一嘴宫里嬷嬷嚼舌根。

后来自家公主大隐隐于宫闱,她身为贴身侍女,也收了性子不去和别的宫人打围子。

但在这宫里,闭目塞听可不是什么好事,她自有千里眼和顺风耳。

竹秋边给珈月打着扇,边笑道:“奴婢养了几只蜂蝶儿,专管打听消息,方才那妙答应一走,奴婢就唤那他们来问了。”

珈月笑吟吟地看着她,示意她继续说。

竹秋道:“那妙答应姓孙,闺名妙仪,原是汉军旗内务府包衣小选入宫的。起初是承乾宫孝懿皇后宫里的宫女,因为模样标致,便未做粗使,安在正殿端茶倒水,直到二十八年孝懿皇后薨逝。”

不做粗使丫头,却未必做贴身宫女使唤。孝懿皇后当初进宫,可是从母家带了随身侍女的。

珈月:“然后呢?她是怎么成为皇阿玛答应的?”

竹秋:“孝懿皇后薨逝那年,妙答应还未满十八周岁,内务府安排她到永寿宫温僖贵妃处当值,好像是管库房来着,当时宫中主事的便是已故的温僖贵妃。”

提到温僖贵妃,竹秋顿了顿,见珈月面色无波,继续道:“德妃称宫里缺人手,便向温僖贵妃讨了妙答应去了永和宫。”

珈月又凝思了片刻,确定自己并未见过她,亦或许那时年纪尚小,记不清了,“这妙答应不是凡人啊,辗转于多位高位嫔妃之间。”

竹秋:“三十一年,德妃将这妙答应举荐给了皇上,从那时起,她便成了庶妃,居永和宫偏殿。”

珈月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忽然问:“那她是什么时候封的答应?”

竹秋细想片刻,忙道:“三十三年,还是宜主子提的呢。”

永和宫属东六宫,三十一年以前,珈月跟着温僖贵妃住在永寿宫里。

坠湖事件发生后,她便由小佟妃抚养,在承乾宫住了两年,直到温僖贵妃病逝。小佟妃便借口身体不适,没有精力带孩子,向皇帝奏请让储秀宫妃抚养珈月。

她才有机会几经周折回到生母通贵人身边。

但这位孙妙仪的诸多经历,却有同她极为相似的时间线重叠。

想来此人不简单呢。

珈月问:“妙答应可曾孕育皇嗣?”

竹秋摇头:“不曾有过。”

珈月心中有了几分猜想,却也不甚清晰,于是道:“她此番随驾是住在清溪书屋?”

竹秋忙道:“妙答应住蕊珠院,从蕊珠院到咱这天馥斋得走好长一段路程呢。啊呀,公主,奴婢是不是不该打发她回去,应该让她在这里吃盏茶等候的?”

珈月睨着竹秋,摊手看她。

竹秋一脸迷茫:“啊?”

珈月眨了眨眼,将头别到一边。

竹秋挠挠脑袋,满腹狐疑地将手里的团扇放进珈月手心里。

珈月握着扇柄,指尖一绕,颠转了个头,手指捏着扇面,用扇骨作势去敲竹秋的头。

“你这丫头傻了不是,她再怎么是低位妃嫔,却也算是庶母。你借口打发她离开便是,哪有让长辈恭候晚辈起床的道理,也不怕唾沫星子再来淹我一次。”

竹秋缩了缩脖子,也觉得自己说错了话,见珈月半歪着一边脖子,忙转移话题:“公主脖子还疼不疼,奴婢给你揉揉。”

说着便嬉皮笑脸地站在珈月身侧,要去给她按揉肩颈。

珈月兀自思忖,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这人关系着已故的孝懿皇后、温僖贵妃,又和德妃、宜妃有牵连,今日过来面上一看就是有事,可与她有何相干?

珈月望了眼窗外天色,妙答应离开时,天色已经渐晚,自己今日是不宜再亲自登门去拜访了,索性便将此事放一边。

她挥了挥手:“我饿了,叫人准备晚膳吧”

竹秋忙下楼去张罗。

珈月趴在窗边,几只雨燕在檐下低徊,今日天气实在沉闷,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她起身,准备去找根簪子将头发挽起来,便被软榻上一个东西硌住了。

低头一看,原来是那柄短刃,藏了半截到靠枕里,只露出一截刀柄。

“怎么将它忘在这里了。”

珈月嘟囔着将短刃拿起来,准备放回床榻枕头下。

刚要从靠窗软榻上下来,电光火石间,她回忆起了午后梦中的一些场景。

“朕妹六公主在日赋性柔嘉,秉心淑慎,今额驸又在北路建立战功,晋封亲王。公主晋追封固伦公主以昭国恩。”

等等,额驸是谁?

自己晋封固伦公主为什么要靠他?藤萝系甲,附夫而荣?

而且居然还是追封!!!

……

晚膳传来时,已到掌灯时分。

畅春园里,没有膳房御制的那些个吃食,菜品看上去也让人开胃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