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4章 叠罗汉(2 / 3)

加入书签

的挺起劲。

感觉自己就像法医一样,每张标签贴下去,案子就离真相更近了一分。

第二件:清雍正、民窑、八蛮献宝图青花碗、普通文物级。

第三件:清乾隆、民窑、折枝果纹青花碗、普通文物级。

……

第三十七件:还是清朝的青花!

张扬怀疑盗墓贼挖的不是墓,而是清代青花瓷的窑口。

他偷偷看了一眼窦老师那边,情况差不多。

老先生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很沉得住气。

只是他每一件瓷器都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几分钟,有点磨洋工的嫌疑。

要是窦老师知道张扬此刻的想法,肯定得吐槽一句:

我要是有挂,鉴定得比你还快!

但他不知道,所以他还以为张扬有什么问题。

“怎么了?小张。”

“没什么,我就是好奇,为什么会挖出来这么多清代的青花瓷啊?”

“因为便宜啊。”窦老师耐心的解答道:“老百姓能陪葬的起的东西里,属瓷器的性价比最高。”

“寓意还好呢,象征着吃喝不愁。”

“你看那件吉州窑,不也是南宋的陪葬品吗?”

张扬顺着窦老师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件南宋的吉州窑黑釉碗。

品相不错,现在的价值三四万。

虽然古人的主流审美在变,从黑釉、到天青瓷、到青花、再到粉彩,但陪葬瓷器的习惯一直没变。

张扬再看桌上的瓷器时,思路悄然发生了转变。

这些东西,是活生生的墓葬说明书啊。

随着鉴定的进程不断往前,他已经总结出来了三种不同时期的墓葬。

以清中期青花瓷为主的清代墓葬:

陪葬的都是民窑青花,墓主人的身份应该是平民或者普通商人。

以磁州窑、耀州窑、建窑为主的宋代墓葬:

墓主人可能是士大夫阶层,不然陪葬的瓷器不会这么精美。

以原始青釉、陶器为主的汉代墓葬:

乍一看很平庸,但结合之前那七座陶俑来看的话,这个汉代墓葬,很可能是当时的官员甚至贵族。

“为什么没有唐代和明代的墓葬呢?”

张扬正想着这个问题,耳边突然传来一句:

“小张,你这么快的吗?”

抬头一看,原来是窦老师,不知道什么时候没干活了,这会儿正端着茶杯,有些发蒙的看着张扬。

他开始光明正大的摸鱼了!

“我觉得,用迅速来形容,会比较准确。”张扬纠正道。

他看了下自己的进度。

原来不知不觉间,他这半边的进度条已经走完了。

主要还是因为陪葬品同质化太严重,相同的描述,在表格里写个“丷”就行。

“年轻人就是快啊!”

窦老师盖上杯盖后,又感叹了一句。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跟张扬说:

“你先休息会儿吧,咱们一人一半,剩下的我来就行。”

张扬点点头,这种时候不答应,那就是看不起窦老师。

再说,他还真有点别的事可做。

隔壁鉴定铜镜的专家,好像已经完事了,刚好可以去看看,他们那边是什么结果。

……

隔天,派出所的审讯室里。

民警重新提审,那八百多件文物曾经的拥有者——自称“主业是捡垃圾”的盗墓贼。

“汤大福,你是不是忘记交代部分案情了?”民警甲摆弄着手里的卷宗问道。

“没有啊,我该说的都说了。”汤大福摇摇头,面无表情的说道。

“你说你只盗了一个墓?”

“那为什么,在你出租屋的那堆东西里,会同时有秦、汉、宋、明、清的文物?”民警乙问。

这些是文物鉴定的结果,也是这个案件的重要线索。

“我们现在怀疑,你连续盗掘了多个古墓葬。”

“没有,真的就一个。”汤大福信誓旦旦的说道:“我说实话,我挖出来那么多东西的时候,自己都惊了。”

“但事实就是这样,那个地方就像聚宝盆一样,越挖越有。”

“等等,你说的越挖越有,是什么意思?”比较有经验的民警甲追问。

“就是越挖越有啊!”

“我是六月初三开始挖的,当时挖出来的基本都是盘子啊、碗什么的。”

“当时我想的是,赶紧挖完算了。”

“没想到根本就挖不完,挖到青铜镜以后,底下终于没看到东西了,金属探测仪也没反应。”

“但是我手贱,测了一下旁边的土墙,没成想,金属探测仪滴滴个不停。”

“我只好又开始往旁边挖……”

听到这里,在座的民警都明白了。

这个汤大福,挖到的应该是一个大型的墓葬群。

而且肯定是公认的风水宝地,所以从汉代开始,一直到清代,持续不断的有人葬在那里。

张扬得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的疑惑也终于可以解释清楚了。

为什么没有唐代和元、明的陪葬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