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路遇(中)(1 / 2)
忻州,定襄县。 数十骑兵一路入城,在县衙口翻身下马,为首的张公瑾心中忐忑不安,才分手不久,李善就命人急召,肯定是出了事。 “下官拜见县公。” 这一次,端坐在上首的李善没有作亲热状挽起这位初唐名将,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定定的盯着张公瑾,半响后才道:“且坐。” 张公瑾迟疑片刻问道:“县公,出了何事?” 李善面无表情的瞥了眼过去,张公瑾立即闭上了嘴巴,乖乖的坐到侧面……从第一次接触到现在,这位名扬天下的青年县公始终温文儒雅,但谁都记得雁门关外的京观。 片刻后,一位约莫四旬左右的中年人匆匆忙忙赶来,“馆陶县公,在下……” “遗直兄已然来信,本欲南下途中拜会。”李善皮笑肉不笑的哼了哼,“暂且安坐。” “彦和公。”张公瑾谨慎的打了个招呼。 “弘慎,好久不见。”中年人寒暄了几句,听得上面李善咳嗽一声,两人也安静下来。 这位中年人出身清河房氏,是李世民最重要的谋臣房玄龄的族叔房仁裕,也是秦王一脉,忻州总管空缺年许,直到今年才以房仁裕补上。 沉寂的气氛渐渐凝固,一直到夕阳西落,门外才传来高声禀报,“郎君,代州总管府录事参军事薛万彻,司田参军元祐拜见。” 薛万彻迈进大厅,躬身行礼,眼角余光却瞄着张公瑾,视线中有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 张公瑾心里一沉,元祐就是定襄元氏族人,而且是得自己举荐出任司田参军的。 李善懒得废话,直接问:“查到了?” 一个亲卫取出图册和账本,“查到了,确如其所述。” “六十三口人,其中青壮三十二,去岁十一月自马邑迁居忻州定襄。”李善翻了翻,点头道:“某记得这些人,去岁迁居大都代州,而这六十三口人虽是从马邑迁居而来,但祖籍忻州定襄。” 再翻了翻图册,李善将其掷向面色灰败的元祐,“城北十二里处,授田百五十亩,没错吧?” 亲卫押着七八个元氏族人跪在后面,李善一直压抑的怒火迸发出来,“倒是聪明的很,相安无事,等他们冬小麦种上,甚至等开春施肥之后,再夺其田亩。” “夺其田亩也就罢了,居然还要将人抓回来充为奴仆……”李善一脚踹翻了元祐,喝道:“张公瑾,这就是你选的司田参军!” “真是好眼力!” 一旁的薛万彻笑得嘴巴都裂开了,张公瑾咬着牙狠狠瞪着地上的元祐。 “夺田掳人也就罢了,若是没看到,那就算了,但居然能被某撞见!”李善冷笑道:“不仅恶,尚且蠢!” 张公瑾也是无语,的确,干出这种事还能被李善撞见,实在太蠢了……或者说运气太差了。 “薛万彻!” “在。” 李善冷着脸问:“正月十三,某下令何事?” 薛万彻立即答道:“县公传令代州、忻州两地,不得苛待迁居民众。” “张公瑾!” “下官在。” “将行大事,最忌为何?” 张公瑾嘴唇抖了抖,“最忌地方不宁,民众相争。” 其他人听不懂,但李善和张公瑾两個人是心里有数的。 行军屯,就必须掌控马邑,将苑君璋麾下大军分流分割,但如今大量外来民众迁居在代州、忻州两地,而苑君璋麾下的士卒相当一部分都出自朔州、云州,自然而然的就会进入代州、忻州……这也是之前李善安排好的。 原住民排斥外来者,这无可厚非,但终究是有个度的,一旦闹出了什么变动,事情折腾大了,马邑那边肯定会心生疑窦,即使是代州、忻州也难免会出乱子。 几年前刘武周猛攻河东,裴寂为坚壁清野,焚烧民众粮食,却对民众不管不顾,大量百姓涌入夏县,与本地人相争,大打出手,最终导致吕崇茂聚众而反,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以及行军总管刘世让都被俘虏。 自下定决心迁居云州、朔州民众开始,李善就一直对这一点非常关注,为此不惜砍下了代县势族李家一颗头颅。 世家的贪婪源自于本性,是无法根除的,李善也能理解,但还是那句话,得有个度。 不过代州少有门阀,都是些土包子……李善没想到,忻州这边胆子大到这种地步。 “代州砍了颗脑袋,再无纷争。”李善冷冰冰的看着元氏族人,“看来忻州也要砍几颗脑袋。” 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