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千七百零三章 只有一条路(1 / 2)

加入书签

这也是陈曦最为头疼的地方,能理解技术,并且身体力行的执行规章制度的合格技术工人整个汉室就这么点,能从作坊制备转成这等大规模金属冶炼制备的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哪怕是以老带新的方式,以前的生产模式全数革新之后,曾经的那些老前辈,老工匠能适合目前这种制备方式的人员也是少之又少,只能招纳受过一定基础教育的年轻人来进行培训。

这也是目前明知道自己开口搞专业定向教育,鸿都门学四个字绝对跑不了,也知道只要沾上这四个字,那就是政治问题,但陈曦依旧没得选择的原因,不这么干,汉室发展不起来。

为什么钢产量会作为一个工业国实力的衡量标准,说白了不就是因为这玩意儿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的基础吗?

除非是真的发展到后世那种离谱的程度,否则按照工业发展来讲,钢材越多,战斗力越强,基建越猛,带动的经济越庞大。

可目前汉室的情况,在周瑜将澳洲铁矿拉过来之后,钢产量就达到了极限,受限于技术实力,以及技术工人的数量。

前者陈曦还有点办法,可技术的攀升,对于工人的素质要求也在提升,进而导致合格的技术工人数量会再次减少。

实际上以陈曦目前的情况,他现在就想让普通世家都能掌握土法高炉,也就是六十年代土法高炉炼钢技术,说实话,陈曦是真的不在乎浪费,也不在乎污染,这年头,谈这个那真是搞笑呢。

可就算是六十年代的土法炼钢技术,在这个时期都没办法完全普及,这个有天地精气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明显出现了混乱感,顶层的科技歪到可以和邪神聊天,底层连基础冶炼都没点开。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那些说是影响民生? 但无法普及的技术是不存在意义的,可一个最简单的土法炼钢? 一个现代高中生自己好好看书? 就能搭建,失败几次就能搞出来的玩意儿? 在这个时代那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还需要成熟的技术人员手把手的教授才行。

这也是为什么陈曦说往哪里搞个冶炼司? 都需要分派一部分熟练工过去? 手把手的教授才行,因为这种玩意儿,你懂原理去学,和不懂原理去学? 那是两回事。

前者你至少知道失手在阴间? 后者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就拿陈曦鄙视的土法钢炉来说,这个东西在58年的时候,专业的技术人才,外加懂冶炼的工人,对照着图纸? 也需要四十五天才能建设出来,而汉室到现在能真正带队的技术人员中? 能建设出转交给成熟工人操作的钢炉的家伙,陈曦双手双脚就能数完。

陈曦可以摸着良心说? 这东西真不难,因为第一个带队搞的就陈曦? 虽说中间翻船了好几次? 但陈曦至少心里有思路? 知道改什么地方,也知道为什么改,所以最后勉强算是无波无澜的搞出来了。

这玩意儿的技术含量在目前的高中生看来都不算高,就算实操差一点,只要人够小心,也能一点点的搭建起来,可在这个时期,陈曦就无奈了,可以说老一辈的文盲可以集体放弃了,直接等新一代吧。

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的话,倒也能运转下去,可大多数没有经历过这种管理制度的百姓是无法理解这种制度的意义。

虽说这种大型厂矿是有死亡率的认知,可这拉高到百分之五的话,陈曦真得摸着良心问一句,你这是搁这儿练西凉铁骑呢!

所以只能用技术工人,就算百姓不合格,也不能拿命去推进这个合格,现在毕竟没有急迫到这个程度,二十年培养一个成年青壮,价值还没捞回来,就给我整没了。

要是战争,陈曦也就忍了,可这是生产单位啊,最后陈曦只能捏着鼻子去搞培训了,虽说进度极其垃圾,不合格的就打发到危险性不太高的其他厂子去,死了实在是不划算,不死还能生下一代,提高人口也是为目前的大汉朝做贡献啊。

本着这样的想法,汉朝的冶炼司发展的巨慢,讲道理一个8立方的土高炉一天好好运转,也能产十吨生铁,一年三千多吨,技术改良之后,能生产1800吨的钢,搞100个,就超过49年了的中帝了……

可以说陈曦想的很美,但现在的问题是,8立方的土高炉造不出来,原因不知道,虽说从土砖的材料上讲,陈曦寻思着温养之后,就算拿去搞顶吹氧转炉都可以,可惜技术不行,跪了。

故而只能缩小,目前主流二三四方,每天产铁按几千斤计算,陈曦满意不满意且不说,其他人是真的很满意。

其实陈曦老早想吐槽,但最后都忍了。

只能给现实妥协,现在这个情况,陈曦忍得地方太多了,他有技术,哪怕技术不完整,但大体思路也都还有的,只需要有能理解这个思路的工学和工程学大佬将之转化为实体就行了。

然而没有,所以陈曦就只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