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3章 正国本(十三)表演(1 / 3)

加入书签

该传出去的消息都已经传了出去,接下来就是看表演的时间。

都察院左都御史萧大亨很快奉旨与东厂提督王安合作督办“药膳桉”,也就是调查翊坤宫。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皇帝咳血的起因在于他此前所有用药膳之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当日所饮的秋露白冲突,因此现在内廷外廷都习惯于将此桉简单称之为“药膳桉”。

与此同时,赵志皋府上则开始凑钱,准备填补他儿子赵凤威那七万两银子的大窟窿,争取早日获得户部方面的帮助,摆脱其所被劾的“私征盐税”大罪。

其实赵志皋并不缺钱,七万两银子虽然是一笔巨款,但赵府完全拿得出来,不过这里有两个原因导致他需要一定时间来凑这笔钱。

第一个原因很简单,赵家虽然有钱,但不代表赵志皋会在他京中这所大学士府里放如此多的现银。别说现银,就算明联储银票或者京华银行的银票,他也不需要放这么多在手边。

赵家和江南地区的很多官宦之家、豪富之家没有多大区别,他们的资产虽然充足,但主要是以实物资产为主,比如良田、商铺,亦或者这些年兴起的商船、货物等等,这些东西占了他们资产的绝大部分。

他们当然也有现银、有银票,这些流动资金肯定有储备。然而,既然都叫流动资金了,那肯定要放在需要流动的地区。

赵志皋即便高居阁老地位,可大明北方的商业圈子已经有了北洋海贸同盟这个超级巨无霸在,赵家的生意怎么可能挤得进来?

当然,客观上来说,赵家也没那个本事把生意做到京师……他家不谈田地的话,主要是做丝绸配套产业的,地域性限制比较强。

什么叫“丝绸配套产业”呢?简单的说就是在制造丝绸的多项步骤之中,赵家主要负责其中一个步骤。之前说过,有明一代的江浙地区经济发达、结构也比较先进,这里发达不必多说了,结构先进倒可以稍稍讲两句。

简单来说,就是出现了相对复杂的产业分工。比如丝绸产业一般大致上可以分作养蚕、制丝、染印三大步骤。这三大步骤又可以细分,如制丝又可以细分为缫丝、调丝、卷纬等步骤。

以往大明在丝绸制造方面竞争其实并不充分——天下无敌有个屁的竞争?但是随着高务实搞出京华版的珍妮纺纱机,并且投入到自家产业中之后,棉纺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开始对丝绸产业形成挤压——主要是价格方面的挤压,当然也有棉纺织品质量提高带来的冲击等等,这里先不展开说。

总之,从事丝绸产业的人发现,自己如果不赶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那么即便海外贸易依然大赚特赚,但是国内的市场份额就很危险了。这种情况对于后世之人很熟悉,那就是到了“必须进行产业升级”的时候了。

大明的商人可能没有什么“产业升级”之类的学术理论,但个中道理大家其实都明白,因此“被迫”产业升级了。

这种升级一方面是大家开始研究,看看能不能把丝绸织造工艺也进行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同时又不影响其艺术性;另一方面则是把生产流程分割开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各家干各家的,但各家都是一条龙生产,几乎从养蚕到制丝再到印染全都自家一手包办。

前一方面,导致现在丝绸产业出现了织造和刺绣分开进行的生产模式,即我先使用机械织造好各色绸缎,然后刺绣这个活再让专业人士手工进行。

这就有了一定的专业化生产雏形了,并且依旧可以认为是高端手工艺术——毕竟绸缎只是基础,绣工才是灵魂所在。没有多年的学习和练习,绣出来的东西那可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明眼人一看便知差距。

后一方面,就和赵志皋他们家的产业息息相关了。自从开始进入“丝绸产业大分工时代”,江浙地区内部也磨合了很多年,逐渐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家族行业转型,赵家也从“一条龙生产”转入了专攻一项——他们家选择是专攻印染。

不管是天然丝绸还是后世的化纤丝绸,通常都是白色的,当然也有特殊的品种,比如桑蚕丝中最珍贵的品种是天蚕蚕丝,呈现玉绿色。

那么,要获得色彩缤纷的丝绸面料,就需要经过印染步骤。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应用织物染色和印花的国家。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使用赤铁矿、朱砂、赭石、石黄、炭黑及缁土等天然矿物颜料,染出红、白、黄、黑等色彩。

进入文明社会后,印染已从萌芽状态发展成为专业。夏至商代已存在练染,染料从矿物颜料进展到植物染料。

秦汉时,染料品种增多,色谱扩大,到东汉时已从西汉时的20余种扩大至39种。配色和拼色技术也有提高,染料制作技术更为熟练,矿物颜料增加了白色的白云母。

魏晋南北朝时印花缬染十分流行,绞缬、小花纹蜡缬、镂版蜡防印花、蓝白印花等工艺已趋成熟。

唐代,捣练方法是将丝帛捆扎后放在石槽砧中,持木杵站立捣练。还利用猪胰蛋白酶对丝胶起高效水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