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剑指东瀛(圩八)伏击真来了(1 / 3)
,!
在这个时代,夜战对绝大多数军队而言都是灾难性的,只有平日里补给充足、膳食均衡的一些精锐能避免夜盲症的影响。
然而,即使消除夜盲症,夜战本身也是非常艰难的。别说此时了,即便是后世的现代化军队,在普及夜视仪之前通常也很少会主动选择夜战。[比如说此次俄乌战争,双方都尽量避免夜战。]
夜战,往往是混乱的代名词。无论发起方还是应对方,谁都不知道最后会打成什么样,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尽量避免。纵观古今中外战史,凡有夜袭作战发生,几乎都是兵力弱势方所发动的赌博式进攻。
从当前明、日两军海上的态势而言,明军自然是优势方,日军自然是弱势方,但具体到此时发生交战的这一区域,情况则完全反之。
日军舰队虽然主力舰(如果将“唐样大船”即购自京华的武装运输舰和安宅船视为主力的话)大多被调集去吸引封锁釜山的平倭舰队,但此处仍然拥有优势。
他们有四艘“唐样大船”和六艘大安宅船,还有数十艘小早船和关船,而明军方面一共只有四艘武装运输舰,且未曾“铁甲化”,理论上来说防御力不如日舰。
当然,“铁甲化”的坏处随着方才的作战已经有所暴露,那令人堪忧的航速在追击战时几乎就是在宣告“查无此舰”,恰如一句俗语: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不过即便有这样的问题,传统的思想却很难动摇。由于日本当年的各路水军都喜欢使用焙烙玉来进行火攻,因此“铁甲”就成了一种宛如刚需般的装备。
在日本,其实“焙烙”就是一种陶罐,而焙烙玉就是在这种陶罐型容器中填入火药,点燃导火线投掷向敌人的类似于手雷般的武器。
但它们和如今京华的手雷不同,焙烙玉这种陶具上有绳子,是通过圆形摆动利用离心力投掷,以杀伤敌兵为主要目的的武器,当然同时也可以引燃附近的木质结构。
这有点类似于现代的烧夷弹,爆发力和容器的碎片为杀伤的主力,火的威力其实较低。当年的村上水军、乃美水军、児玉水军等濑户内海的水军最爱使用。
不仅是船只,由于东亚各国受中国影响很大,连建筑也大多都是木质,因此焙烙玉的使用就可以更加广泛了。[注:我依稀记得本书前文里写过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多木质?这里一句话总结:五行思想之下,惟木适合养人,故儒家文化圈内普遍为木质建筑。]
相比于日军常用的中远程攻击广泛使用焙烙玉,中国其实原本也喜欢使用各种各样的火攻手段。不过中国远比日本富裕,早期火攻就常常安排专门的火攻船,这种打法日本人多数势力学不起,因此才偏重焙烙玉这种手段。
当然,东亚文明起源在中国,所以类似于焙烙玉的火攻手段实际上也是从中国而起,北宋《武经总要》对类似手榴弹状的炸弹称为“铁烙锥”,日本的“焙烙玉”其实就是沿袭此称呼。
中国后续发展出来的类似武器就更多了,大明时期的火器那真叫一个五花八门,如高务实军改后明军已经淘汰的“飞火神鸦”,从效果来看就很像是集中发射式的焙烙玉——进化版了属于是。
高务实出于简化后勤的考虑,极大的削减了明军火器种类,远程重火器被直接砍到只剩两大类,即火炮与火箭。
火炮方面,由于二十多年过去还是没能搞出真正意义上的开花弹,因此主要依靠重型实心弹丸的冲击力来攻坚与杀敌。
火箭方面则还保留了一些爆炸、点燃等功能,但也是依据不同规格的火箭来分别达成作战目的。至于以前还有一些所谓“毒烟”类的火箭,就被高务实给砍了。
倒不是他圣母心发作拒绝毒气弹——这年代又没有日内瓦公约限制大明,主要是现阶段的所谓毒气效果太差,而想要效果好,则成本又完全不可接受。
在高务实看来,除了西南某些地区可以因地制宜搞出一些低成本毒物,真正大批量生产、保存、运输战场能用的毒物基本不可能。这是需要强大的化学工业才能做到的事,现在根本不具备那样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
言归正传,日本水军过去一直在挨焙烙玉的打,战术思想当然会被“防焙烙玉”局限,而对于已经转型的明军火炮作战理解不足。
他们自认为给战船覆盖一层薄薄的铁皮就能提高防御,这在受高务实战术指导而生的京华两洋舰队眼里纯属扯澹。
就您那最多几毫米厚的铁皮,居然指望能防炮击?该砸烂的照样砸个稀巴烂好吧。
然而在风帆动力时代,战船的航速本来就很有限,用后世的计量标准来看,绝大多数时候只有7、8节,最快可能也就十多节。
这种情况下,你木质战船的水线上全身覆铁几毫米,那肯定严重影响航速了。这不是鱼与熊掌挑一个的问题,而是鱼与熊掌都不要,我偏要选一根鸡肋。
藤堂高虎和胁坂安治其实都已经通过刚才的交锋发现了航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