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8章 吕娴誓不共戴天(2 / 3)

加入书签

兴又悲伤,许都城内所有曹氏人都活不成了。如果父亲死了,他也悲伤,可至少还能保全许都城内家眷的性命,无非是被她控制在手里很长一段时间,不得自由。

眼下,曹植当真是心乱如麻,此时此刻,他竟盼着父亲……他觉得自己很不孝。

原来自己也会陷入权衡之中,天平,它从来不会不倾斜,人终归是必须在天平的两端挣扎着过。

吕娴此时十分小心谨慎,她计算着曹操的兵力布置。

将人马分成好几队,时刻警惕,以免中了埋伏。

高顺留下来的人,依旧留在这里,等待着援军到来时好随时支援,并四处寻找主公的痕迹,他们现在见吕娴前来,心安了许多。

现在的吕娴的存在,不亚于一颗定心丸的作用,就像一座山一样实,就像一重鼎一样稳,令他们心中无比的踏实!

如果只是吕布,他们此时遇此大挫,并因吕布而起,早已经开始怀疑人生,并失望透顶了,一旦这样的事情多了,剑聚了怨恨,叛将不远矣。再忠厚的人,也架不住这样的辜负。而这份失望也不是高顺能压得下的,人可以不惧一死,但终非草木,并不是真的能一直逆来顺受!哪怕再忠心,再想献忠,也架不住这样的消耗与折腾,只怕人还没折腾死,心已经散了……

吕娴看着他们一个个受着重伤,看着自己那份期盼与信任托付的眼睛时,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事业已经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就不能只任性了。

曹操要与他们父女玉石俱焚,可是,尚且惜身,她也不能不惜身。若是父亲真的……她也不能死在这里,哪怕于个人私情而言,她也想要报答父亲对她的义。从他不顾一切从兖州赶到许都来救她开始,这份父女之情,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早已经融入她的骨血里,这份恩重与义,她不能辜负。

可是,他们父女身后还站着许许多多将一切托付给他们的人。

不是她怕死,或是怜惜自身,而是她现在,早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他们父女是一个集团,若吕布与她都死了,一个集团所有努力会全部垮掉。

陈登,马超,贾诩,陈宫……这么多人的期许,她又怎么能辜负他们的看重与厚望。

父亲啊……你行动的时候,哪怕想着一分这些人的托付,就不会如此鲁莽。

以他们的角度来说,就好像经过千山万水才将一切托付给了创业者,领导着他们一起创一番事业,结果,创业者因为一份感情,而要殉情……

这就变成最大的笑话了。

她若因为父亲的死,而一同死去,那么他们呢?!一切灰飞烟灭,并且一切的看重与希望也都彻底没了。她又怎么对得住那些她曾对他们许下的承诺?!人至少不能这么无能的死。如果是山穷水尽,无可奈何,尚且可谅,倘若是这一种情绪上的取舍与决绝,她真的会被他们原谅吗?!

吕娴心情复杂到无以言述。

她这个时候想这么多,是因为她恐惧,她恐惧吕布真的会没命。她虽已经做好了决定与衡量,万一吕布没了命以后的行动,可是,在感情上,她一时半会的接受不了……

父亲,可千万别有事啊。在我找到你之前,可千万别死了!

此时的许都,一切都处于一种静默之中,本来所有人已经逐渐适应了这一种静谧与恐惧并行的环境,然而,这一切,都被一阵喊杀之声打破了!

听着外面无比的喧哗之声,汉献帝惊吓的站起了身,不住的想往外瞧,道:“……出了何事?!出了何事?!”

然而,吕氏的兵马只是将这里看的严严的,并且还收缩了环境,没有一个人回答他。

汉献帝心中涌现一股悲凉。

曹性已命人传来了话,倘城内可镇则此处无妨,倘城内不可镇,让他们依女公子留下之言,见机行事!

城内乱起来了,倘若到了不得不弃城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带着汉献帝离开这里。

这许都并不太平。恐怕要出大骚乱了!

此时的荀彧听到这动静,心跳犹如擂鼓,他几乎是跳了起来,急提衣疾行要去见天子,然而他哪还能出得去?!

“放开我!我要去见天子!”荀彧急红了脸,拼命的推搡着拦着他的围在他府门前的吕氏兵马。

然而,他终究是推不动他们丝毫。吕氏兵都很冷漠,严肃,道:“此时城内有乱,严禁各人相互联络,以免串连,荀令君,女公子令我等保护大人,可大人若要硬出府门,就不能怪我等采取强硬措施了!”

“你,你们……”荀彧急的是真的疯了,对着领头的小将道:“城内出了什么乱子?!回答我!”

小将并不答。

荀彧真的是急疯了,上前便拿了个匕首横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道:“我命死不足惜,可若吕娴还想要面对天下人的颜面,就不得不顾我的生死!回答我,否则,我必血溅当场!”

吕氏兵将面面相觑,犹豫了一下,刚死了郭嘉,这荀彧要是也死了,吕氏兵马来许都的事就没人背书了!到时候再传出吕布父女连杀郭嘉和荀彧的传言,虽说动不了吕布父女的根本,但名声上十分不好听!

在这种依靠着名声的社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