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养虎遗患(1 / 2)
吴军营寨。 中军大帐之内,血染征袍的熊子丹与盗跖跪在地上,一副羞愧难当的样子,对庆忌作揖道:“大王,臣请罪!” “你二人何罪之有?” 庆忌旋即将熊子丹与盗跖搀扶起来,语重心长的宽慰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也。我吴军只是小败一阵,何足挂齿?” “再者说,罪责不在汝等,楚国的申息之师,是为名动天下的精锐,败在申息之师手下,不可耻。” “然,寡人望尔等能知耻而后勇!” “诺!” 庆忌是十分开明的。 骤然之间,碰上楚国最强的精锐部队——申息之师。 而自己麾下只有一万多的乌合之众,换做是庆忌,也是折戟沉沙的下场。 有申息之师这支王牌在,吴军想在正面战场上,全歼楚军,是殊为不易的。 廷尉伍子胥皱着眉头,上前道:“大王,楚军恐不复与我军正面一战矣。据斥候探报,楚军在鸡父一带,构筑了大大小小上百座壁垒,工事严整,守备森严。” “再加上鸡父的地形颇为复杂,有山川丘陵之属,我军欲逐一将楚人构筑的营垒击破,恐怕正中其下怀!” 闻言,庆忌眯着眼睛,点了点头道:“楚人,这是准备与我军打一场持久战。” 打,还是不打? 其实,选择权并不在吴军这边。 吴军可以选择后撤,固守潜、六、英氏一线,但势必会遭到楚军的围追堵截,然后吴楚两国就陷入鏖战的状态。 这恰恰是庆忌不愿意看到的。 吴国不是经不起持久战的折腾,而是长此以往,吴国的国力也将濒临崩溃的边缘,这并不符合庆忌的战略目的。 庆忌是要慢慢的蚕食楚国的城邑土地,而非鲸吞!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更何况楚国还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所以,不论吴军是进是退,都无法避免要跟楚军鏖战,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庆忌现在,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晋国身上。 若晋人能答应联合诸侯,一起出兵伐楚,则借此机会,吴国就能趁机与楚国媾和,坐在谈判桌上给出彼此的条件。 或者,迫于诸侯联军的压力,鸡父一线的楚军,也未尝不会被逼着主动出击,届时庆忌就能寻找战机,一战定乾坤。 …… 楚国,郢都王宫。 楚王熊轸正在与太夫人孟嬴,跟公子结(子闾)、公子启(子期)二人坐在偏殿中,商议大事。 子闾、子期都是熊轸的异母兄,且与子西一般,在朝中担任要职,有着不小的话语权。 此刻,熊轸忧心忡忡的道:“二三子,寡人适才得到密奏。庆忌遣使伯噽于新田,游说晋公与六卿,联合中原诸侯,一同伐楚。” “伯噽已经说服晋人,不日将会盟诸侯于召陵,伐我楚国矣!” “甚么?” 一听这话,在场的人无不闻之变色。 普天之下,楚国最害怕的对手,莫过于晋国。 因为晋楚之间十三场直接战争中,晋国是十一胜二败。 怎不让人恐惧? 当然,在楚国的历次对外战争中,面对军事大国,都是败多胜少的。 譬如吴楚之间数十年的鏖战,吴国六胜三平一负! 可想而知,楚国的军事实力不算强大,最多就是欺负一下蔡、宋、卫、鲁这样的诸侯国而已。 碰上吴国这样的硬茬,楚国都捉襟见肘,更何况是老牌的霸主大国晋国? “若诸侯联军伐楚,我楚国何以阻挡?” 熊轸喟然长叹道:“而今,楚吴两军鏖战于鸡父,相持不下,国内也无多少可战之兵。庆忌匹夫,好算计,居然能说服晋人联合诸侯伐楚!” 熊轸恨得牙痒痒。 此时的楚国,遭到吴军的大举进攻,接连丧师失地,在兵力本就不多的情况下,如何还能驻防于方城一线,挡住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的兵锋? 子期沉吟片刻,思衬过后,便道:“大王,诸侯联军,不可力敌也。何不智取?” “如何智取?” “既然吴国能遣使说服晋人出兵,我楚国何不能遣使说服晋人按兵不动?” 子期缓声道:“吴楚鏖战,相持不下,定是晋人喜闻乐见之事。若诸侯联军插手进来,则我楚国力有不逮,只能同吴国议和。” “而议和,无异于助长吴人之嚣张气焰,吴国的国力将进一步壮大,崛起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