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与太子争储(1 / 2)
“我有一人,或能助你一臂之力。”说着,李靖将张宝相叫到身边,说道,“宝相跟随我多年,也修习了一些兵法之道,最主要的是,他曾经在突厥生活过,对突厥人的习性有所了解。今日,我便将宝相引荐于你,希望能够帮到你。” “大人,这?”张宝相一脸茫然,错愕道,“宝相愿一直侍奉在大人左右。” “靖公,宝相兄弟是您爱徒,世勣何敢?”李世勣起身施礼说道。 “宝相,你跟我多年,早已经不是师徒情分那么简单,更是亲人。”李靖慨言道,“我平生所学,已经尽相传授予你,你在我这里,只能是被束手束脚,施展不开。我将你交予世勣,一来是给你一个历练的机会,二来嘛,眼下正是大唐用人之际,北方不稳,正是你发挥之时。” “靖公大义,世勣定会待宝相兄弟如亲兄弟一般。”李世勣拱手拜道。 “世勣为人正派,向来敢作敢为,但有时过于鲁莽,此乃你需注意之处。”李靖说着,从怀里取出一本兵书,递给李世勣,说道,“这是我这些年来的一点心得,现在赠予你,希望你能够汲取所长,弥补所短。” 李世勣接过兵书,上面赫然写着“李靖六军镜”五个大字,心中欢喜,当即拜道:“靖公所著兵书,世勣必当以珍宝视之。师父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李靖扶起李世勣,笑道:“你我何须在意这师徒之名,这本兵书,你且拿回去好生研读,将来自有用处。今日,我就将宝相交给你了。” 李世勣、张宝相二人拜别了李靖,领了兵马,往齐州而去。 江南之地的平定,意味着大唐已经完全立稳了局面。李渊为安定全国局势,下诏与民休息,实行减租减息之策,鼓励农耕,恢复科举,各行各业均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 而战事稍停,太子与秦王之间的争斗便愈发明朗了起来。李建成自太原起兵,跟随李渊一路走来,也算是经历了风风雨雨,以嫡长子的身份得到了太子之位。若是没有太原起兵,若是生在寻常百姓家,李建成与李世民该是无比要好的同脉兄弟,奈何生在了帝王之家。 随着国内的敌对势力被一一剪除,李世民所挣得军功越来越多,皇上还亲封天策府,让李世民的势力越来越大,大到足以威胁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李建成为了与李世民形成对抗,便擅自招募长安及各地的骁勇之士两千余人,充作东宫守卫,让他们分别驻扎在东宫的左右长林门,号称“长林军”。企图与李世民的天策府分庭抗礼。 李渊心里洞若明镜,眼见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斗得如火如荼,却毫无办法。武德七年的六月,长安酷热难耐,李渊决定前往仁智宫避暑,为了避免太子与秦王互起冲突,于是令太子李建成留守京城,命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伴驾随行。 前往仁智宫的前一天夜晚,李建成找到李元吉,并深夜密谋,在前往仁智宫的途中,相机刺杀李世民,以除后患。同时,李建成派人传信给庆州都督杨文干,让他紧急招募一批勇士送往京城,又将事先准备好的武器和甲胄交给亲信战将尔朱焕、乔公山,让他们给杨文干送去,并让杨文干在庆州起兵,配合李建成在长安城的行动。 不料,尔朱焕和乔公山早已经被李世民秘密收买。二人走到豳州之时,突然调转方向,改道玉华山,前往仁智宫向李渊告发杨文干起兵谋反。不多时,庆阳刺史杜凤举也派人送来急件,言及庆州都督杨文干谋逆。 前后两道告密文书送到跟前,使得李渊大怒。李渊考虑许久,最终下了一道密旨,命李建成迅速赶赴仁智宫,当面向解释此事,并派遣司农卿宇文颖传召杨文干。李渊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太子会参与谋反,更不相信此事与李世民无关。 司农卿宇文颖私下里与齐王李元吉相交甚密,于是将杨文干谋逆之事说了。李元吉听后大惊失措,然稍经冷静后,顿觉此事可以大做文章,于是吩咐宇文颖,务必要促成杨文干起兵。如此一来,既能够打压太子,又能够将矛头指向秦王。 武德七年六月二十四日,杨文干在庆州悍然发动兵变,兵锋直指玉华山。 李建成听闻杨文干起兵,得知事情已经败露,惶恐不已,于是遣人前来商议。太子舍人徐师謩谏言道:“太子何惧,事已至此,不若占了京师,顺势发兵。” 这时,詹事主簿赵弘智反对道:“仓促起事,只会招来杀身之祸。陛下命太子前往仁智宫,无非是想考验太子是否忠诚。以我之见,太子当免去华服,屏退随从,前往仁智宫负荆请罪。如此以来,陛下定然心中疑虑,届时栽赃给秦王,言秦王拥兵自重,串通杨文干谋反,岂不更妙?” 李建成采纳了赵弘智的建议,当即驰往仁智宫,向李渊磕头请罪。到达仁智宫后,李建成跪倒在父亲面前,痛哭流涕,认错求恕。李渊见李建成不像有造反的迹象,顿时心软,命人严加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