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1 / 2)
第25章第25章
皇子阿哥们日子过得如何,与望舒没什么关系。望舒只管每日辗转于乾清宫和其他宫中逗趣,闲暇时,琢磨琢磨今日该吩咐小厨房做什么吃食。
偶尔,她也会为找上门来的叔叔或是他们的母妃出谋划策。但这种事发生得多了之后,康熙怕累着她,便不许这些人经常这么做了。如今,对于康熙来说,望舒就是个大宝贝,是来为大清指点迷津的,他们都得好生护着甚至敬着她。
大清蒸蒸日上,康熙却因着年岁渐长,在处理政务之时,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有一回,康熙站在乾清宫门口向外眺望,他仅仅是久站了一会儿,都觉得受不住。
此时,他不由自嘲一笑:“老啦,老啦!”从前,他跟蒙古王公们打完猎,回来之后还能通宵达旦批阅奏折,现在却是不行了。他能够明显感觉到生机从他的身躯中流逝。这时,一旁的望舒走上前来,扶住康熙的手,轻笑着说道:“汗玛法如今精神头好着呢,哪里就老了?您可是大清的主心骨,有您在,阿玛和叔叔他们才能拧成一条绳。”
她不提“阿玛”还好,一提,康熙心中便不由生出了些许伤感之情。“你阿玛出海已经一年有余,至今香无音信,朕也不知道他现在究竟如何了……“康熙叹道:“早知如此……”
“早知如此,您会阻止他出海么?"望舒问。康熙刚想点头,却又摇了摇头:“朕就算阻止他出海,他多半也不会听。他已经为着这事儿找过朕几次了,朕要是不答应他,他估计得跟朕翻脸!”康熙将目光转向望舒,伸出手亲昵地点了点她的额头:“说来,这还是你给胤初出的主意。”
“那是因为他在大清已经注定没法有什么作为了啊,他当然想出海闯一闯。这条路虽然充满了艰辛,对他而言却也是一种希望。”望舒道:“我作为女儿,自然也不愿意看着他白白蹉跎岁月。他来找我,我知道有这么条路子,我就告诉他了,仅此而已。”康熙问:“你可不止告诉他了吧?当初,你那几个叔叔来找你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是这么对他们说的?”
“嗨呀,汗玛法你知道有这么回事儿不就好了?你何必问得这么清楚呢?”望舒拉着康熙的胳膊蹭了蹭:“是八叔、九叔、十叔他们每年给你寄回来的东西不好吗?还是他们给你送回来的消息对你来说没用呢?”“都不是。朕当然知道,让他们出海是利大于弊。可有时候,朕想起这件事儿来,心中仍然有些不是滋味儿……”
康熙这种复杂又纠结的心情,望舒秒懂。
“明明八叔他们几个在您跟前的时候,也没见您对他们有多喜欢,他们一走,您倒是开始惦念起他们来了。“望舒道:“甘蔗没有两头甜,您只能选择一头。您希望儿子们一直守在您身边,承欢膝下,您就要放弃大清在海外的利益。还有啊,您可得想清楚了,他们不在您身边儿,您会惦记他们,想着他们的好处,一旦他们回到您的身边儿来,恐怕用不了几天,您又得烦他们了。”康熙摇了摇头:“罢了,如今再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他们如今羽翼已丰,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再回来了。”他也只是随口感慨一声而已,如果真要让他现在下旨让胤祺几个回来,他也是不乐意的。
“望舒,过去,朕一直将你的阿玛当做朕的继承人。如今,你的阿玛也离开了,你觉得,朕该选择谁做朕的新一任太子?”“其实,汗阿玛心中对于新一任储君的人选,早就已经有数了吧?您又何必来问我呢?“望舒眨了眨眼:“我不过是您身边儿一个小小的皇孙女罢了,我说了哪里能做得了数呀!”
“你这样说,也未免太看轻你自己了。你为我大清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让我大清获得了不少利益,朕在其他事情方面,自然也想听听你的意见-一你究竞想让谁做你的新阿玛?”
望舒的玉蝶已经从胤初名下被迁出来了,如今,她的“户口"暂且挂在康熙名下。
康熙问这话,意思也很明显,不论日后康熙的继任者是谁,望舒必须是新君之女,也只能是新君之女。她既然有这么大的造化,她的新阿玛得好生宠着她、供着她,以免这天大的福气溜走了。
“汗阿玛说这话,倒像是我看重哪位叔叔,就让哪位叔叔上位似的!"望舒摇摇头道:“别!您可别把这么大的事,压在我身上。为大清挑选一名合格的储君,是您的责任,您可不许偷懒!反正,哪位叔叔对我都不错,不管您选择谁他您的继承人,我都没有意见。”
她才不上当哩!她现在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就很好,谁都得好生待她,康熙也不会对她生出疑心。
要是她当真给康熙推荐了人选,说不定转头康熙就得怀疑她跟那人有勾连,实在是不值当!
“你这丫头倒是奸猾!“康熙笑骂了她一句,到底也没再逼迫她。这时,望舒又道:“汗玛法您春秋正鼎盛,何必急着现在就立储呢?您一旦确立了储君的人选,只怕又要闹得朝堂上人心浮动了,这不好。”“朕自二废胤初之后,朝堂上那些人催朕催得跟什么似的!生怕朕哪一日蹬腿儿去了,大清为着继位之事再生是非!"康熙道:“你说说,若是朕不立储,朕该怎么做,才能让那些喋喋不休的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