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章 当首辅,做阁老(1 / 1)

加入书签

师生的第一堂课,相处地极为愉悦。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和这个小小的未来储君相处融洽,并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剖开揉碎了灌输给世子。

“大明将因我张居正而再度伟大!”

考成法,明万历时期确立的官员考核制度,由张居正在万历元年提出,并推广到全国。

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有效实现了考评与纠偏相结合,改变以往主要靠吏部考评官员的方法。

丈量土地,“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顿减”,是国匮民穷的根源。

多了近一倍!

‘应该还要加上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神一体纳粮……’

‘没有无敌天下的实力,还是不要提了。这是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老了。”

徐阶却仍没有写完,这时也不得不搁下了笔,随着站了起来,隔案望着严嵩:“阁老写完了?”

徐阶怅然道:“阁老,我已经六十了,也是时候乞骸骨喽!”

“阁老。”徐阶想解释。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君在位,悍臣满朝,阁老最难。”徐阶这句话说得甚是真诚,是否发自内心,在严嵩听来至少不都是虚言。

尽管眼花看不清站在侧边书案后的徐阶面上的表情,他还是望着徐阶的面部:“少湖,折子要下晌才呈交皇上,烦请将椅子搬过来,我有几句话跟你商谈。”

“坐,请坐下谈。”严嵩伸了下手自己先坐下了。

“冒昧问一言,少湖你要真心回答我。”坐得近了,严嵩望着满脸谦恭的徐阶。

“好。”严嵩赞了一句,接着仍盯着他的脸问道:“你说这世上什么人最亲?”

严嵩脸上浮出一丝苦涩,接着轻摇了摇头:“未必。”

严嵩轻声道:“《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按理说,人生在世,难报之恩就是父母之恩。可有几个做儿子的作如是想?十个儿子有九个都想着父母对他好是应该的,于是恩养也就成了当然。少湖,你我都是儿孙满堂的人,你应该也有感受,父子之亲只有父对子亲,几曾见子对父亲?”

面前这个人毕竟是严嵩,是掌枢二十年的权相,当此朝局暗涌湍急之际,也明知自己并非他的心腹,这时为什么说这个话?

严嵩也正望着他,想他接着自己的话说个一句半句,无奈徐阶默如孩童般,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知道要转换话题了。

徐阶想了想,说道:“天有四德,‘亨利贞元’。”

徐阶岂有不知之理,此时仍然大智若愚:“贞者,节也。圣意应该是提醒你我要保持晚节。”

徐阶的脸色也凝重了:“请阁老赐教。”

徐阶:“请阁老明示。”

徐阶这就不能不表态了:“皇上圣明,阁老睿智,应该有这一层意思在。”

“儿子将父母之恩视为当然,弟子将师傅之恩视为报答。少湖,为了皇上,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这一次开海一定要推行,一定要推行好。”

徐阶久久不言。

可开海,损失的是东南士族的利益。

要知道,走私是不用交税的啊!

一时间,徐阶思绪万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