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崇祯:什么情况?祖宗的烂摊子都要(1 / 7)
第219章 崇祯:什么情况?祖宗的烂摊子都要算到朕的头上?
面对崇祯的疑惑,朱慈烺嘴角噙着一抹自信的笑意,从容的答道:
“父皇放心,儿臣自然是有办法的,不过待会儿还得劳烦父皇与儿臣合演一场好戏。”
演戏?
崇祯听闻这话,满脸尽是疑惑之色,他实在搞不明白朱慈烺到底要做什么。
不过伴随着朱慈烺接下来的解释,崇祯这才恍然大悟。
简单来说,就是崇祯要借着大明宝钞贬值严重这一状况在大臣们面前大发雷霆,然后责令他们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而大臣们面对这几百年来都没有解决的难题必然是束手无策,根本拿不出办法。
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朱慈烺出场的时候了。
虽说这办法看起来不算高明,甚至有可能一眼就会被人看穿,可只要能达成推进货币改革的目的,那也无所谓了。
再说了,内阁和六部的大臣们也都不是傻子,就算他们真的一眼看出来了这一切都是崇祯和朱慈烺演的一出戏,他们敢直接挑明吗?
自然是不敢的!
毕竟当众让皇帝和太子下不来台,这种事情只是想想就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崇祯也很快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门道,脸上瞬间就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随后说道:
“这倒确实不失为一个法子!”
“罢了!为了大明的未来,朕就再陪你演一场戏吧!”
就这样,崇祯最终认可了朱慈烺的计划,并且决定全力配合他演好这出戏。
于是乎,就在当天下午,崇祯直接下旨紧急召见内阁、六部以及各个部门的重要大臣,齐聚乾清宫共商国事。
就连英国公这个闲散勋贵也在被召之列!
这些大臣们接到圣旨的那一刻,个个皆是一头雾水,心中满是疑惑。
因为这般大规模的召见重臣可是极为罕见的,显然崇祯应该是有至关重要的大事宣布。
于是大臣们不敢有半分耽搁,一个个马不停蹄的就赶忙朝着乾清宫赶去。
等赶到乾清宫的时候,他们瞬间就看到了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崇祯,以及站在崇祯身边的朱慈烺。
众人赶忙下意识地整了整身上的朝服,然后神色恭谨的俯身行礼道:
“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崇祯随意地挥了挥,语气平和地说道:
“都起身吧,坐下说话。”
随后自有太监搬了一张张椅子放在两旁,待众人们纷纷落座,崇祯这才微微正了正身子,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神色郑重地开口道:
“今日召诸位前来,是要商量一件关乎大明兴衰的大事。”
大臣们听闻此言,彼此间交换了一下眼神,眼中满是好奇与揣测。
因为他们实在想不通眼下还有什么关乎大明兴衰的大事?
辽东刚刚获得大胜、欠税的事情进行的如火如荼,国库和内帑的银子和粮食多的都快放不下了,实在让人难以猜到崇祯到底说的是什么事情。
难道是关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事情?
看来应该就是这样了!
仔细想想,现在唯一能涉及到大明兴衰的事情,也就只有这么一件了!
想到这里,兵部尚书李邦华不由得变的郑重了起来,准备迎接崇祯的盘问。
毕竟兵部主管天下兵事,李自成的事情兵部脱不了干系!
其他人大概也是想明白了这点,一时间看向李邦华的眼神不由得带了几分同情。
在他们看来,李邦华这次肯定是要挨骂了!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的目光却是陡然定格在了户部尚书倪元璐身上。
然后直接质问道:
“倪爱卿,你身为户部尚书,必然对财政货币之事了如指掌。”
“朕且问你,当下这一贯大明宝钞,在市面上能兑换多少铜钱?”
倪元璐闻言,顿时就愣住了。
事实上不止倪元璐愣住了,在场的其他几位大臣也都愣住了。
他们原本以为崇祯之所以会召见他们,应该是为了商量李自成农民起义的事情,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是关于大明宝钞的事情!
而且大明宝钞这玩意儿怎么就和大明兴衰扯上关系了?
不得不说,这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意料之外!
倪元璐很明显没料到崇祯会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一时之间大脑一片空白,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崇祯了。
事实上,关于朱慈烺决心改革大明货币一事,倪元璐这个户部尚书一直以来都毫不知情。
至今为止,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屈指可数。
火器研究院的那几位老臣倒是知道,不过他们深知此事干系重大,自然也是守口如瓶,不敢向任何人透露。
再者,负责印制大明宝钞的宝钞提举司虽说隶属户部,却有单独的衙门。
这个衙门平日里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不过是个被人遗忘在角落的小部门。
唯有在印制宝钞之时才会忙碌起来。
所以倪元璐根本没在意过,再加之朱慈烺刻意隐瞒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