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这大饼画的大家都爱吃】(1 / 2)
第181章 这大饼画的大家都爱吃】
时间来到2月中下旬。
陈庶定等两百多人陆续抵达临州市,加入了灵镜科技,公司对这些人才也都是高薪聘请,生物工程业务部门也因为他们这些人的加入,可以迅速建立并运转起来。
这也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对于萧宇来说,时间成本才是最昂贵的。
只要能够减少时间成本,在萧宇的眼里就是最大的节省,至于钱的投入问题,都是小问题。
2月17日周五,灵镜科技正式发布了一条公告,公司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
就公司新成立的生物工程业务部门制定了一项单体器官克隆技术的“三个十年”超长期计划,每一个十年作为一个中期计划,每一个十年中期计划又进一步细分为三个三年左右的短期计划。
这让大家都意识到萧宇是要动真格,玩真的,而不是搞噱头,玩概念,不是纯画饼。
此外,公司就第一个三年短期计划,拟投入225亿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单体器官克隆技术的研发经费预算。
陈庶定等两百多位投奔而来的人看到公司这一计划也大感震惊,太过于超乎他们的预期了,都没有想到萧宇对该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会这么大,居然制定了一个足足三十年的超长期计划。
这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在灵镜科技一直干到退休都没问题。
而且投入的力度也大大超乎他们的意料,一个三年短期计划就预计投入225亿的研发费用,如果按照这个数目进行量化计算,三十年下来的总投入会达到2250亿之巨,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的投入。
陈庶定等人无不对此大为振奋,研发经费不愁了。
不完,根本就不完。
因为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相对来说其实并不怎么钱的,五年前的2018年发生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曝光引起了业内外的一片哗然,该事件的主导者就没有耗费多少钱,自己私底下偷偷摸摸的就把这事情给干了。
生物工程研究有时候成本可以做到很低,不需要太过于昂贵的设备要求,上限当然也很高,但特点是下限其实也很低,低到随便搞几个培养皿、试管再弄点生物样本就可以进行研究了,甚至可以抽取自己的身上的体细胞作为研究样本。
不同于其它行业领域,比如搞芯片之类的,下限再低也低不到哪里去,不论是设备还是人手,不到一定规模就是玩不转,单独的个人更是不可能。
反而搞生物研究的,一个人一个房间随便整整弄个实验室就可以进行研究。
由此可见,萧宇给公司的生物工程业务部门,一个三年左右的短期计划就拨给225亿的巨额经费预算,这让陈庶定他们都迷糊了。
突然之间就吃的这么好,以前哪里有如此充足的经费?
不过这个事情在资本市场并没有对灵镜科技的股价起到多大的提振效果,今天公布的时候,公司的股价还收跌了3.59%,回落到了191.43元价位,市值回落到了16.62万亿。
灵镜科技现在的股价较之历史最高点的239.89元价位,累计回调已经达到了20.20%,并且仍然未见企稳迹象。
这段时间公司并没有利空,此番调整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获利资金的正常获利了结,以及股市整体大环境不好,大盘指数现在也进入了下降通道。
这种情况下,灵镜科技这样的超级大盘股想再次走强也不太现实,除非有极其超预期的史诗级利好提振刺激。
公司宣布进军现代生物工程领域,要搞单器官克隆技术,这个事情也得到了广大上中下各层人士的支持,但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既不是利空也不是利好。
投资者认为中长期来看是利好,认可这家公司的强大创新能力,愿意给予时间陪伴等待。真正对股价有反应,还要看接下来的研究进度,如果单器官克隆技术的研究受阻,甚至很不乐观,这么大的投入就可能被打水漂,形成这样的预期之后,反应在股价上肯定是利空下跌的。
但反过来讲,如果进展喜人,甚至超预期,公司就有了新的支撑点,反应在股价上必然是上涨的,因为单器官克隆技术一旦实现临床应用,有着难以相信的广阔前景。
……
当天下午,萧宇登陆了他的个人微博发布了一条动态文章,进一步提振外界各路人士对单体器官克隆技术的期待。
我们知道衰老的核心进程之一就是细胞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历经多次分裂后,端粒逐渐缩短。端粒就如同是细胞染色体末端的“安全帽”,起着保护基因完整性的关键作用。
当端粒磨损至一定程度,细胞便会启动衰老程序,停止分裂,进而引发器官功能衰退。
而单体器官克隆技术为打破这一衰老枷锁带来希望,通过克隆年轻且健康的器官置换衰老病变器官,能从根本上更新细胞群体,重置细胞衰老时钟。
以肝脏为例,当衰老的肝脏被克隆的新肝脏取代,肝细胞得以“返老还童”,重新高效执行代谢、解毒等复杂生理功能,为机体持续注入活力。
从分子层面看,端粒酶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