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判一判,烤一烤(加注释)(1 / 3)
其实沈修礼与计老头十年前就是认识的。只是来往不多,又或者是因为有相同的秘密,两人心照不宣地当做不相熟,对旁人都捂着这个秘密。若不是计老头之前喝酒说漏嘴,他都不知晓自己精心挑选的人物,竟然与自家老头有牵扯。
“当时不知出于什么心思,我装醉,瞒过了此事。”今日终究是说了出来。父子不同心,果然可怕。
沈意脸色黑得可怕,“当初那个姓沈的书生,叫什么名字。”
看沈意脸色如此,计鸣心里是涌起了一股子快意,他知道,那个姓沈的书生,恐怕与沈意有些关系的。哈哈哈,沈修礼这次碰到硬茬子了,那个老头子也是。
“是叫沈秀。”
说来也是巧,这人的名字与沈修礼相差一字,音也相似。
“为何害他性命!?”
“当时沈修礼也在准备科考,可是他总落后沈秀之后许多,又有人在旁边拱火,说他人品才智都极差,比不上沈秀。后面两人正面对上,沈修礼被沈秀质问得哑口无言,从此他怀恨在心。”
沈修礼原本性格就古怪,情绪多变,寻常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嫉妒心也不小,自尊也强,从不允许别人怀疑质疑他的。多个原因重叠,导致了他对沈秀记恨,慢慢的有了杀心,觉得他没了,自然没有人与自己比较,就不会将自己衬托得如此灰头土脸。
所以后面对付审成,也是有几分妒忌之心在的。也是因为他性格多疑且见不得别人好,稍有不如意就要除掉别人,根本不讲道理,霸道至极。
至于计老头为何帮着沈修礼害人,纯属是因为他不喜欢读书人,更不喜欢看不起他的读书人。不喜欢他的人,都要付出代价。
“后来酒楼起大火,沈秀与他的好友皆殒命其中。”
“酒楼为何起火?沈秀他们为何没有逃离?”
“事发之时,是为三更。后院居住所在之地,已被他们锁住。”所以他们逃不出来。
计鸣说完后,问沈意,“你认识沈秀?”
“他是我堂兄。是我亲叔叔的大儿子。”沈意眯着眼看着计鸣,“他那时候才二十一岁。我也才十八岁。他就这样没了。你知道我们家多痛苦吗?”
计鸣低头。他不知,也不想知道。因为他也是这个身体的寄居者。未来此界时,他也是个孤儿,不知亲情为何物。所以当他得知计老头出卖了自己,也毫不犹豫地出卖了计老头。
沈意收集了证据后,次日将沈修礼捉拿归案。
沈修礼得知自己被暴露,完全是因为计老头喝酒吐露真相给计鸣。而计鸣出卖计老头与他,不过是因为计老头他自己身上的破事被披露,就拉计鸣做垫背的,哪里晓得计鸣也是心狠,反手就是一个揭露亲爹。
自己果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当初就不该留着计老头。或者是计鸣得寸进尺的时候,将他斩尽杀绝,或者他现在就还是高枕无忧的。哪里会成为阶下囚?
他想着想着,竟然觉得沈意的出现也是个错误,当初他来到这里,就该顺势让其他势力把他摁死。
“你癫狂、狂妄又自大,视人命如草芥,谋害他人性命,稍有不顺眼,就喊打喊杀其他无辜百姓。你这样的人,难怪老天不许你科举成功,永远只是个童生。”沈意可谓是专门挑着他的痛处来说的。
这不,才说完,沈修礼忽然就发了疯,“这是天妒英才!我才华横溢,洞察人心。若是为一方父母官,肯定能做得极好,年年政绩考课【注1】为上等!”
“看我对你的评价,便知你若为百姓父母官,只会是个鱼肉百姓,行事依照自己心意,从不在意公平的昏官、恶官!”
“你!你胡说!我早该把你也送去陪他的!”沈修礼怒目圆睁,恍惚中似乎又看到了十年前与眼前之人有点相似的男子,也是这样说自己,贬低自己的心意,看低自己的品行,也说自己若是做官会是昏庸无能且恶毒的父母官。
“沈秀!你死了!你被烧没了。你怎么还回来?”
“你太可恶了。我们都姓沈,名字也像。可你你清高啊,很了不起,瞧不起我啊。可你怎么就没了呢?火的滋味怎样?烟的滋味好受吗?”
“哈哈哈,门打不开。是不是很绝望啊?哈哈哈……”
沈意一言不发地看着沈修礼发疯,听着他说出这些让自己痛彻心扉的混账话,只觉得自家堂兄真是冤,遇到这么一个东西。
更有可恶的计老头,竟然将自家堂兄引到这个魔鬼身边!
两个人都是罪不容诛!
经过几天的审查梳理,沈意很快就把案件判了下来。
计老头不仅自己害死了两个小丫鬟,现如今还虐待小丫鬟,不把人当人看,还与沈修礼联手害死了两个读书人以及两个小厮,证据确凿,均被判秋后处斩,罚银一万两。私下分别给两个读书人的亲人送去银子一千两,丫鬟们、小厮们的家人则是分别得银子五百两。
至于被虐待的两个小姑娘,则是撤销奴籍,并给她们各给了一百两,而他们的父母也是各得一百两。
沈意还特意叮嘱,或者说是告诫那曹三与董四说,县衙单独给小姑娘的银钱,他们做父母的不能碰一文钱。因为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