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6章 三日!龙虎军只要三日!(1 / 3)

加入书签

第546章 三日!龙虎军只要三日!

“杨金水去边墙,正是物尽其用。”

“如今我部也该按计划出关,挺进前套,寻求战机。”

远远的,明修长城已经在人们的视线里。

戚继光站在边地的一处高岗上,看着前方的关口,平声静气的说着话。

在高岗下,是足足七万多兵马,按照行军制度午休用饭。

这顿饭吃完后,所有人就要正式走出长城,去到边墙外面。

严绍庭则是目光凝重的点头:“此次分兵,元敬兄单领前锋军直北而上,偏师孤旅,且要万万小心,若遇强敌,不可犹豫,及时撤回,保全自身为先。”

戚继光没有说话,只是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按照计划。

他们现在地处大同镇拒墙堡南侧,出拒墙堡之后,戚继光就要带着前锋军,也就是山字营的一万余人,一路向北,绕过集宁海子之后,转向西北侧,从东向西横穿大青山东麓的那片山脉,从侧后方切断屯驻在大青山南麓的蒙古人穿越大青山北逃的路线。

而他则要领着余下的所有兵马,出拒墙堡之后,便沿着长城向西南方向沿着山谷平原地带,穿过奄遏下水海和凉城,进入到前套南部地区,阻拦蒙古人沿着黄河南下进犯山西镇。

与此同时。

当他和戚继光同时进入河套,也就能在前套配合开春后融化的黄河,对蒙古人形成一个钳形攻势。

至于和杨博交易而来的王崇古,他也已经以征北大将军、节制各边之权,要求对方集结宁夏镇、延绥镇兵马,往黑山方向即后世包头市附近,从西侧切断前套和后套的通道,将整个前套包围在明军的围攻之下。

嗯,差不多就是这样的钳形攻势包围前套,右下方弯弯曲曲的红线是黄河

毕竟对于严绍庭个人而言,他深知自己在军事上的才能,远远比不过大明开国时的徐达、常遇春等人,搞太多的骚操作,只可能将跟随自己的数万明军拖累致死。

与其想要追求什么绚丽的战术操作和战果。

倒不如让王师堂堂正正,结硬寨打硬仗,避求奇果,以正取胜。

戚继光站在高岗上,伸手招来两名亲兵,张开一副河套堪舆。

他挥手指向黑山和偏头关两个位置。

“在前套的蒙古人不是扎根的树,也不是连地的山,我朝此次用兵,消息定然早已传至关外。我军开进,蒙古人必然会有所动作。”

严绍庭颔首点头。

蒙古人只是在兵器上不如大明,可不代表蒙古人就是一群傻子蠢货。

这么多年来,大明和蒙古人的战争,双方都很清楚对方的用兵法。

戚继光又说:“如今我最担心的就是,那辛爱黄台吉会在我军尚未抵达前,西进黑山,进入后套,进而伺机在陕北、宁夏乃至于甘肃一带劫掠厮杀。或是直接沿着黄河南下,从偏头关等处叩关侵入,袭扰山西镇与太原府西侧府县。”

而这也是严绍庭现在最为担心的事情。

一旦蒙古人随之而动,不与明军正面迎战,而是转为以骑兵优势开始在河套一带游走,寻求战机,那么战事必然就会变得麻烦无比。

他思量再三,方才开口道:“杨金水去寻孙吴,想来也会将王之诰和王继洛两人引去,到时候就差山西镇总兵官申维岳,若他能领兵驻扎偏头关、老营堡一线,则山西无虞。”

在两人身边的张元功和朱时泰,对视了一眼。

由朱时泰上前,低声开口:“山西总兵官谢朝恩,我等知晓其人。此人平日为人沉稳,但实则却是谨慎胆小之辈,一旦俺答部当真裹挟大军南下侵偏头关、老营堡一带,他必然不敢引兵迎战。”

严绍庭立马转头侧目看了过去。

这就是朱时泰和张元功他们老牌勋贵出身的好处,虽然如今大明重文轻武,而勋贵世家也渐渐沦为只知享乐,可他们这些老牌勋贵对军中人事却也了然于胸。

戚继光当即沉眉道:“那就只能再行文偏头关、老营堡副将、再下令督促岢岚兵备道严阵以待,与保德州、五寨堡、武州、义井屯堡、神池口、宁武所结线成阵,防备蒙古人越过偏头关、老营堡一线边墙。如此一来,一旦有变,我军也能瞬时响应,立即统兵南下,与山西境内兵合力,攻蒙古人首尾。”

当一个个地名从戚继光的嘴里蹦出。

严绍庭不由深深的看了对方一眼。

这位从东南起家的戚继光,竟然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将北地的情形给记在心中,不可谓不用功了。

而与此同时,脑海深处埋藏的记忆也开始浮出水面。

随后严绍庭心头一震。

若是一切都没错的话。

原本的历史上,也就是在今年,山西确确实实被蒙古俺答部侵入,随后就发生了石州之变。

此次事变,蒙古人杀戮山西数万百姓,劫掠人口、粮草、牲畜无数。

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才促使朝廷在山西设立汾州,以此来加强山西太原府西南侧军事防御。

如今,蒙古人还会这样做吗?

他再次低头看向面前的堪舆,而后用手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