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86.第481章 新的风暴(1 / 3)

加入书签

第481章 新的风暴

严嵩终于从首辅的位子上退下来了。

出乎所有人很多年保留的执念,严嵩是带着一身荣耀离开朝廷归于乡野的。

反倒是徐阶,这位昔日里朝堂清流魁首,江南士绅代表,以几乎家破人亡的结局离开了朝廷,全家便流放雷州府。

当晚。

还在万寿宫外参与宫宴的徐琨,几乎是傻了眼的张大嘴巴,任由郭玉创带着人将其和父亲给丢出了西苑。

随即就有锦衣卫缇骑和东厂番子,冲进了徐府,将整座徐府查抄一空。

结果当然是斐然的。

光是从徐府查抄出来的金玉珍宝、名玩字画,就能作价上百万两,更不要说营造几近奢侈的徐府宅邸和那些暂时搬不动的物件,恐怕也有不下百万之财。

如此锦衣卫和东厂也没敢停歇,立马就派人赶赴松江府,意图彻底查抄整个徐家,以及涉案其中的孙克弘一家。

至于说松江府那边,与徐家、孙家有关联的人家会被查抄多少,那就是有天知道了。

但总之,朝堂上的官员都清楚。

这一趟松江府几乎是要彻底完蛋了,从上到下都得要被定罪。

而在朝中,风波也是立马浮现。

首先就是以都察院为首的三法司衙门,开始对朝中与徐阶有染的官员发起了前赴后继的弹劾。

这一次皇帝没再将他的科道言官们的弹劾奏疏留中,而是全都移交给了内阁,交由理所当然的新任首辅高拱。

本就执掌整饬吏治大权的高拱,立马就调动锦衣卫和东厂参与进了三法司弹劾朝中官员的队伍里。

一时间。

在短短时日里,便有无数的朝中官员因为种种罪名落网归案,扣押于诏狱,留待定罪。

与此同时带来的影响就是。

即便徐阶一家已经在厂卫番子的看押下,南下赶赴雷州府,徐阶已经被彻底的贬为庶民,但朝中却又一次开始了对徐阶的弹劾抨击风潮。

这些奏疏的目的无一例外,都是为了趁早划清和徐阶的关系,好抱拳自己。

大势之下,人心便是如此的直白。

而朝廷要开始议论新政的事情,也已经通过旨意和邸报晓谕天下,为此昌平报也已经开始连续刊登各类有关新政的意见文章。

总体来看。

目前官场和民间对新政的开发还是持稳重态度的,官员们揣测上意,不少人已经在鼓吹朝廷已经到了不得不革新的时候,但也有同样多的人在议论着朝廷一旦推行新政将会对天下两京一十三省带来的潜在影响和对当下格局的破坏。

总之。

目前新政还没有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但是这样的局面注定是不会长久的。

随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北直隶按察使、应天知府海瑞一道倡导新政的奏疏送入内阁,到了首辅高拱的案头上。

朝廷里,开始鼓吹新政的奏疏一下子就变多了起来,隐隐有新政压过稳定的趋向。

毕竟,如今海瑞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有了海瑞这道奏疏,咱们上承圣意,推行新政的也就更方便些了。”

内阁班房。

原本还颇为热闹,如今只有高拱一人面带笑容的说着话。

在他的视线里,是如今内阁中仅存的袁炜、李春芳两人。

可以说,当下的内阁就是高拱一家独大,其权势甚至远超当初的严嵩。

对于高拱的笑谈,李春芳默默无闻。

他已经准备好了奏疏,只等寻个机会便上呈皇帝,自己也好借机开溜。

袁炜倒是笑呵呵的,仿若当下的朝局对他而言根本没有关系:“现在都说海瑞是块金字招牌。他上疏倡议新政,皇上又圣心独在,元辅此番定可畅述胸中丘壑了。”

对于袁炜的奉承,高拱含笑摇头,转口道:“严太师那边,近来可好?”

严太师。

自然就是如今终于彻底撂挑子,带着一身荣耀躲去昌平书院的严嵩了。

而高拱之所以这么问,自然也是因为袁炜当下是内阁中,与严家关系最是亲近的人。

袁炜也没有遮掩,只是笑着说:“太师这一次获准辞归,倒是一下子就病好了,气色看上去更是比之过往好上许多,就是书院那边整日里麻将不断,对朝堂上的事情一字未发。”

听到袁炜如此描述。

即便是现在已经稳坐内阁首辅之位,权势尽在一人之身的高拱,心中也不免有些羡慕。

为臣者,一来看当权时手中权。

二来不就是看一个荣退后的日子吗。

就像自己现在,虽然是当朝首辅,可还是要在新政这件事情上问一问严嵩的态度。

可人家倒好,躲在书院里整日打麻将。

羡慕啊。

“碰!”

“胡啦!”

当高拱这位新任首辅还在羡慕的时候,昌平书院,雅间一座。

荣退的严嵩,中气十足,全无新年之初那病恹恹不断请辞的模样,气势大开的将手中麻将果子砸在桌案上,而后双眼瞪大的看向面前的聂豹、王畿、钱德洪三人。

严太师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