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第458章 徐阶的危机感(2 / 3)
造反,不然只能俯首听命。
而现在的关键,也已经从整治南京官场和打压江南士绅大户,变成了攻击以徐阶为首的江南清流官员。
只要将徐阶为首的那帮朝中官员弄走。
那么江南这盘棋局,也就算是落定了。
……
八月初。
中秋未至。
大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应天巡抚海瑞海刚峰,奉旨乘舟沿运河抵达京师城外朝阳门码头。
官船一经靠岸,海瑞便带着王、马、张、赵四护卫进了城。
在朝廷各部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
海瑞便已经到了吏部报到,而后又去了本部都察院移交文书。
毕竟他是先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身份加的应天巡抚,回京除了要去吏部报到,就是要去都察院这个本部衙门一趟。
等做完了这两件事,海瑞便去了通政使司,上疏皇帝言明自己已经奉旨回京,等待皇帝的召见或者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随后。
就在海瑞应该去会同馆或者自己在城中寻得住处歇息的时候。
他却是孤身一人去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理解或者说惊讶的地方。
徐府巷。
因为内阁次辅徐阶宅邸所在而得名。
也正因为有次辅居住在此,徐府巷平日里除了往来登门拜见的学子、儒士、官绅,便少有百姓途径。
海瑞来的时候很巧妙。
就在朝廷各部司衙门快要下衙的时候。
于是。
等到朝中各部的官员,下衙后跑来徐府准备日常问安内阁次辅的时候,便看到穿着那身破旧红袍的海瑞定定的站在徐府门口。
都是在京的官员,红袍看的很多。
每日都能看到一袭袭红袍大佬。
但是能将红袍穿的这么破旧的,可是从来没见过。
于是很快,人们便弄明白了海瑞的身份。除了是在南边得了一个笔架之名的海瑞海刚峰海笔架,还能是什么人。
而且算一算朝廷下发旨意的时间来算,也该是他抵达京师的时候了。
前来徐府的官员们,本来应该是都能直接进到徐府的。
但是看到海瑞站在门口,也不进去,便只能是远远的缩在后面。
“他怎么来这里了?”
“你们吏部今天没给他叮嘱些事情?”
有人发出不解,并且有怪罪在场吏部官员的意思。
吏部的人紧绷着脸:“谁没叮嘱了?这些外面回来的官员,都是要叮嘱他们直接去会同馆即可,等着朝廷传话或者皇上召见。谁知道这位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难道并非如传言所说,只是空有笔架之名,实则也……实则只是个攀附之人?”
“伱这叫什么话?难道来徐府巷就是攀附?难道我们也是攀附?”
“难道我们不是?”
现场安静了下来。
而在离着徐府巷不远处。
本来是下衙后要从户部直接回家的徐琨,忽然得了家那边的消息后,便立马调头找到了自家老子出宫回家的马车。
“爹,那个海瑞回京了。”
马车上,徐琨看着明显神色疲倦,靠在软背上闭目歇息的父亲,小声的说着话。
徐阶嗯了声:“回来就好,总比让他待在南边坐着应天巡抚的位子强。”
徐琨面露犹豫:“只是……”
“只是什么?”徐阶有些不悦,如今每天下衙回家这一段路算是他难得的可以自己独自歇息的时间了,他沉声道:“不是已经说好了,让他以都察院的衔兼任顺天知府,等这两日内阁敲定也不必让皇上召见他,直接下旨便是。”
徐琨终于是忍不住,小声道:“是他现在正等在我们徐府巷。”
“他在府外?”
徐阶终于是睁开了双眼:“他要做什么?难道无人让他入府?”
徐琨摇着头:“他一身红袍,谁不知道身份。可门房请他入府,他却说主家未归,不敢登堂。现在那帮平日来府上请安的大小官员,也都只能陪着候在府外。”
徐阶一时头疼不已,眉头皱紧:“去!快回去!”
徐琨立马掀开车帘:“快一点赶回府上。”
“我是让你先回去!”
徐阶的声音却是紧随其后。
等到徐琨不解的转过头,便见父亲脸色阴沉。
徐阶沉着脸:“你先赶回去,将那些官员都赶走,然后将海瑞给我请进府里!”
徐琨心中不解,但老爹吩咐,也只能是点头应是,赶忙下了马车骑上自己的马往家里赶。
而在马车里,徐阶却是眉心夹紧。
自己和海瑞可是没什么渊源,对方回京头一天办完了差事,竟然跑到自己家门口。
有鉴于对方在江南做的事情,鼓动着张居正彻查松江府田亩。
徐阶心中如何能不担忧。
这么多年宦海生涯,他又如何看不出来,海瑞定然是已经盯上了自家。
如何应对这个有着笔架之名的直臣?
如何压下南边正闹得沸沸扬扬的清退之风?
如今成了徐阶心中最大的一根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