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五章、命运的安排(1 / 3)

加入书签

“陛下,武昌大败之后,楚国算是完了。

纵使楚王侥幸逃脱,最多也就苟延残喘一些时日。

覆灭楚国之后,官军接下来的攻击目标,必然是我们。

为今之计,只能扩军备战,以应对接下来的变局。

战争一旦打了起来,一应战略物资消耗必然大增。

原定的粮食换战马计划,现在也只能一并叫停。”

左丞相钭瑞宇率先表明了立场。

叫停了战马交易,相当于终止了编练骑兵的计划。

前期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能说全部白费,反正大部分投入是打了水漂。

明知道损失惨重,吴国现在也没得选择。

武昌会战失败,他们不光损兵折将,治下的黄州府和德安府也必然不保。

接下来九江府,又会成为前线。

北边的几个州府,早就沦为了战场。

吴国可以调动的财力物力,必然大幅度减少。

战争一旦打响,各种战略物资消耗,都会急剧增长。

别的东西都可以少,唯独粮食不能缺。

“嗯!”

“丞相言之有理,一切以战争为上。

不光粮食换马计划暂停,宫殿维修也一并给停了。

接下来皇宫中的各项物资供应,一律削减两成,那些耗费大的直接取消。”

傅皓轩从善如流的说道。

从乱世中杀出来的,他非常清楚一时富贵和一世富贵的区别。

现在这种危急存亡之秋,当皇帝的必须带头做出表率,才能让下面的尽心。

“陛下英明!”

群臣齐声高呼道。

入主南京之后,义军高层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骄奢淫逸。

作为皇帝的傅皓轩,更是一口气配齐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倒不是他好色,乱世中联姻,也是稳固地方的重要手段。

前期杀的太狠,士绅们听到义军的名头,一个个都被吓跑了。

不过再怎么能跑,也就走了嫡系成员,旁系远支总有留下的。

在下属的建议下,傅皓轩强行纳这些家族的旁系女子为妃。

拉拢人心是一方面,离间大虞和江南士绅之间的关系,才是主要目的。

手段是卑鄙了一些,但架不住效果好。

大虞朝堂内斗成风,听到政敌的亲戚和反贼联姻,岂能放弃送上门的机会。

甭管是不是被逼的,先弹劾了再说。

“陛下,楚国既然败局已定,那么我们也没必要在南线保持克制了。

与其让他们把这些土地丢给伪朝,不如让我们的人接手,更有利于反虞大业。”

礼部尚书胡宇哲上前提议道。

吴国建立之后,疆域没有继续增长,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制于吴楚联盟。

现在楚国凉了,盟约也丧失了效力,正是向南扩张的最佳时机。

拿下楚国在江西、浙江的地盘,吴国的战略空间,将大大增加。

整合了这些地盘,吴国在财力物力上,足以和残破的大虞正面分庭抗礼。

“胡爱卿,这不好吧?

终归是盟友,对楚国下手,传了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傅皓轩略显犹豫的说道。

当流寇的时候,干这种事无所谓。

现在他都当了皇帝,需要讲究脸面。

“陛下,我们自然不能对盟友下手。

只是楚国这次战败,主要是内奸通敌所导致的。

想要挽救楚国,必须要先除内奸。

臣提议派出能言善辩之士,出使楚国游说各路将领,建立更深层次的反虞同盟。

如果有人拒绝的话,那定是伪朝安插在楚国中的内奸,必须以雷霆手段除之!”

胡宇哲义正言辞的说道。

说的再怎么好听,本质上还是对盟友落井下石。

这口锅皇帝不能背,只能让大臣来背。

楚国朝臣大规模叛敌发生后,吴国这边也受到了影响。

傅皓轩明面上没有表示,但暗地里却提高了警惕。

尤其是同大虞有过关联的官员,更是成了重点监察对象。

作为降臣,胡宇哲虽然有献城之功,依旧免不了被怀疑。

“胡爱卿言之有理,此事就交给礼部和兵部一起协同完成。”

傅皓轩当即做出了决定。

对楚国的疆域,他早就已经眼馋了。

只不过受制于盟约,一直没有机会下手。

现在楚国败亡,下面的大臣又帮忙找好了出兵理由,那就没必要犹豫了。

……

武昌城。

“叔父,看来我们只能停止进军了。”

看着汇聚起来的战报,李牧无奈的说道。

前面为了破敌,让内线烧毁了叛军粮仓。

效果非常明显,确实瓦解了叛军士气,成功击败敌军。

正是因为敌军士气涣散,才让官军抓捕了大量的俘虏。

据不完全统计,武昌会战中抓捕的战俘数量,就超过了三十五万。

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

加上前期抓捕的十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