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0 章(1 / 2)

加入书签

大学早课结束前,江夏花险险卖完了卷饼。

把子肉是最先售罄的。

两毛钱一片的价格绝对算不上便宜,七毛钱一个的卷饼在江夏花看来也算得上奢侈。然而来买卷饼的人都算阔绰——囊中羞涩的人也很难鼓起勇气跟江夏花搭话,少说得往饼里夹上一片把子肉。

等肉卖完了,只能退而求其次选蛋,有的人精明,指着小搪瓷盆儿让淋两勺肉汤。

没有肉,肉汤淋到对半切开的卤香蛋上,一样好吃得掉舌头。

最后卖得干干净净,别说菜了,箱子里连一丁点肉汤都没剩。

江夏花心满意足收拾好东西,解开帕子开始数钱。

从七点半到八点五十,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卖了十三块六毛钱!

第一天就顺顺利利地得到一个开门红,江夏花的劲头就更高了。

她做生意胜在谨慎用心,并没有因为第一天顺利就大肆增加备菜。

菜量和饼数依旧是昨天那么多,肉多加了一条,就这样调整了几天,肉和菜终于达到了一个恰到好处的份量。

既不会单肉早早卖完,光剩下便宜的菜让顾客没得选,也不会剩下肉,造成成本的上升和浪费。

只是把菜和肉的份量调整到最合适的比例,她每日还是卖出一样数量的饼,收入却从十三块六毛涨到了二十块以上!

算下来,一个月能轻轻松松入账小五六百块钱!

江夏花倒吸一口凉气,卖饼卖得愈发带劲儿。

她给自己定下了严格的时间表,八点五十前去理工大学,八点五十后去隔壁外国语大学。

八点五十,外国语大学下第一节课。

由于校风比理工大更自由更松弛,不少学生带着早饭去上课。下了课,往教室外走廊一站,穿堂风都带着一股白菜粉条大包子味儿。

于江夏花来说,这就是浓浓的商机啊!

她专等这下课的时间点儿,拆下来木箱盖,把饼提前裹好,肉的、蛋的、素的,在箱盖上垒成三座小山,像火车站里卖吃食的人那样,托着饼在走廊上溜达。

在教学楼里她没有叫卖的胆子,不过也不用叫卖。

有一个人愿意买,就有一群人围上来看,饼卖得比在外面还快。

偶尔会遇到下课的教授,江夏花还会送饼给教授吃。倒也不是讨好或者巴结,而是她觉得教授学识渊博德高望众,打从心里敬佩。

就这样卖了一段时间,江夏花卖饼西施的名头渐渐在理工大和首外传开了。

人人都道,卷饼西施人长得美,卖的饼好吃,价格实惠量还大。

男人手臂粗的卷饼,面皮又暄又软,裹着满当当的菜和肉。男同学一个管饱,饭量小的女同学两人分一个,平均只需花四毛五分钱,连肉带菜还有白面饼,吃得再餍足不过。

要拿一样的钱去食堂吃,最多买一份儿白菜猪肉炖粉条,一份儿里只有薄薄的两三片肥肉片子,烧得白腻腻的,连酱油都舍不得多放,嗓子眼儿浅点的人根本都咽不下去。

只可惜她一天只来一次,一次还只卖那么一会儿,得早早守在她常来的路口等,才能抢着早饭吃。

江夏花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来买的人多了,抢不到饼的人也多了,抗议声四起。

江夏花也想尽量多做些卷饼,只是她的木箱就那么大,也就只能放下六只带盖儿搪瓷盆。搪瓷盆儿的容量是有限的,任她想满足全部顾客的需求,也不得不屈服于有限的客观条件。

至少得等到鸟枪换炮,把自行车更新换代成三轮车,她才能敞开了大卖特卖。

江夏花想想自己目前这偷偷摸摸的处境,觉得扩张事业的未来还很遥远,便不再想解决不了的问题,依旧踏踏实实地做她能做的小生意,每早都按时到理工大和首外来卖饼。

“我要个卷饼,多少肉能卷满一个饼?”

江夏花头也不抬:“夹五片儿就顶天啦,只有肉腻得慌。”

“那就五片肉,一个蛋,菜少放点。”

今天的顾客真阔气。江夏花腹诽着,越想越觉得这声音耳熟,抬头一看,竟是她认识的人!

“你!你怎么来了?这不是理工大吗?你是理工大的学生?”江夏花又惊讶又惊喜,豪爽地多加了一片肉送他。

来人也没和她客气,笑融融的,打扮一如既往,时髦得扎眼。

“不是。我特意过来买你的饼。你的名气好大,在我们学校都传开了。听说有人在卖美味至极的卷饼,我就猜是你,果然没猜错。”

江夏花抿嘴笑,把饼交给他:“你尝尝,是我那时做的饼好吃,还是现在做的饼好吃!”

时髦男同学好奇地尝了一口,眉毛登时跳舞一样飞了起来。

“饼皮改了,原本是死面饼子,现在是发面饼。”

这改动理所应当。死面饼皮和纸一样薄,用以裹菜是最上选,但是拿出来卖,就不如发面饼子显大顶饱。

不过,改动最大的,还是要数裹在饼里的菜。

假如上回尽是清爽脆嫩的菜色,那么这回,菜的口味就调整得异常浓重,不仅仅是香,而且还咸。

这是为了平衡厚软的发面饼而做出的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