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外海预报站建设 上(求月票)(2 / 3)
也听不懂,所以只讲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讲解了大概半个小时,众人都表示记住了之后,王建昆让几人帮忙拿着零件去了郑船长的渔船,他则拿着摩托车边挂着的工具箱跟在后面。
到了郑船长停船的码头后,王建昆先上去把显示器还有处理器安装固定好,把船内的线布置到位,然后让郑船长开船到码头设立的修理点,把船架起来离开水面。
看着船底布满了各种贝类,王建昆选定4个位置后,让郑船长先把那几个位置清理出来露出船底,其他的地方看他自己的意思要不要现在处理。
待郑船长清理完那四个选定的部位后,王建昆用工具打孔,然后把外置探头安装上,这些探头材料都是可以防海水腐蚀的,用个5,6年没问题。
外面的探头安装完成,接着上到船里面,将探头跟导线连接上,王建昆用自制的防水防腐蚀的胶带粘好接头。
检查了一遍是否有没有安装到位的,接着就接通电源打开显示器看了下,发现没有问题可以正常工作,于是让郑船长等下清理船底时小心点不要碰到探头,不然就要重新安装或者换新的。
第二艘船的安装王建昆就让廖军上手了,步骤和操作都很简单,就是把显示器,处理器固定到驾驶舱里,然后接线布线,再到船底打孔安装外置探头,最后再把探头接上导线就完了。
第三台就完全靠廖军操作了,他手也巧,所以安装用时比刚才那艘还短。
都安装完成后,三个船长叫上王建昆和廖军一起去码头的一个海鲜餐馆吃饭。
三个船长都得了不小的好处,所以请客很大方,这里是渔码头,所以海鲜都还算便宜,小青龙一人两只,6斤重的大黄鱼一条,青蟹也点了4只,筷子长的大虾点了3斤,还点了好几种其他的海产品比如鱼丸,凉拌海蜇,香煎小黄鱼等等。
王建昆之前在南海也吃过一些海鲜,当时就是清蒸,虽然原味也好吃,但是比起这边的大厨做的,味道还是不能比的,吃法就多了好几种。
比如大虾就有椒盐的,红烧的,炭烤的,大黄鱼一半清蒸一半红烧的。
因为等下还要出海,不敢多喝,所以众人也就各自倒了2两白酒,酒喝完就专心吃海鲜了。
三个船长虽然捕捞过不计其数的海鲜,但是到饭店里吃还是极少的,他们一般就留些有点不好卖的回家让家里人做了,做完后他们也吃的少,毕竟都有好几个小孩,要紧着他们吃。
所以一大桌菜,最后都进了肚子,一点都没浪费。
吃饱喝足后,王建昆就带着郑船长他们出去测试声呐探鱼器了。
照样是开到衢山岛以东的海面,王建昆对这里最熟了。
其实刚出港时王建昆就上了他们的船教他们打开声呐探鱼器了,所以这一路上他们都大呼小叫的,因为不时的可以看到提示有大黄鱼群和小黄鱼群,还有一些其他的鱼群。
王建昆让他们别急,毕竟海太浅了,鱼群也不大就没必要冒险拖网,过了衢山岛后,王建昆就让他们在附近转悠,遇到值得捕捞的就下网。
他也打开声呐探鱼器,准备帮忙探测下鱼群,同时也准备收集下其他鱼种的数据。
现在他已经想到取样的办法了,他有超能力,可以控制130米之内的元素,遇到鱼群后就用超能力制造出冰块包裹住鱼,等浮起来后再捞起来看是什么鱼。
这样他就不用带着人在船上下网了,收集数据的过程大大加快。
半下午过去,王建昆收集到了有捕捞价值的3种鱼和斑节虾,梭子蟹。
郑船长他们三艘船也下网收网了好几网,下网频率是增加了好多,期间虽然会花费一些时间整理网具,但是那是非常值得的。
他们以前捕鱼都是估计着下网,然后根据船的开动状态感觉是否捕捞到鱼了,一般就是1到2个小时后起网,每网能捕捞到什么,捕捞到多少全看运气。
现在他们可以边开船边看着显示器上显示的海底信息,遇到鱼群还会有提示音,屏幕上还会显示鱼群的大小和种类,特别方便,所以他们半下午捕捞的量虽然不大,但是每网捕捞上来的几乎都是有价值的鱼,不像之前,捕捞一网上来后,大半都要倒回海里面。
郑船长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大黄鱼群,捕捞到了150多条,这些如果卖掉,又是千把块钱,另外两个船长虽然没捕捞到大小黄鱼,但是遇到了一个不小的梅童渔群,两艘合作把这个鱼群一网打尽,大概各自捕捞了上万斤。
梅童鱼的价格也不低,鱼市上的收购价也有个8分到1毛的样子,所以他俩这小半天也有1千块钱进账了。
王建昆跟三个船长都聊了聊,在确认他们都已经会使用声呐探鱼器后,就跟他们分开了。
他驾驶着渔船往外海方向继续开去,要到昨天选定的中奎岛上去。
一路上王建昆不时的遇到一些鱼群,他都一一用超能力取样,然后把数据收集起来,遇到不认识的鱼也没关系,等回去金山后问下老渔民就好。
晚上8点左右王建昆到了中奎岛,因为之前已经探查过海底情况,所以王建昆很顺利的把船开到小岛边上,然后用超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