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8章 放虎归山(1 / 1)

加入书签

“放虎归山”的故事源自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这是一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地盘和资源,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在三国时期,天下纷争,英雄并起。益州,这片富饶的土地,也未能幸免于战火的洗礼。当时,益州牧刘璋正面临着曹操进攻汉中的巨大威胁。曹操,这位北方的枭雄,已经吞并了众多诸侯,势力日益强大。而张鲁,原本割据汉中,却也已经投降了曹操,这使得益州的形势变得岌岌可危。

刘璋深知,仅凭益州之力,难以抵御曹操的进攻。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邀请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备入川,共同抵御外敌。刘备,这位在荆州崭露头角的英雄,以其仁义之名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刘璋认为,有刘备的相助,益州或许能够度过这场危机。

然而,刘璋的谋士刘巴却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刘巴,一位深谋远虑的智者,他看穿了刘备的野心。他认为,刘备并非真心想要帮助刘璋,而是看中了益州这块肥肉。如果让刘备进入益州,无异于引狼入室,必然会危害到刘璋的利益。他恳切地劝告刘璋,要谨慎行事,切勿轻信刘备。

但刘璋却未能听从刘巴的劝告。他或许是被刘备的仁义之名所迷惑,或许是急于寻求外援,以至于忽略了刘巴的警示。他毅然决定派法正去迎接刘备,希望刘备能够成为益州的救星。

刘备进入益州后,刘巴再次向刘璋进谏。他忧心忡忡地说:“如果您让刘备去讨伐张鲁,那无异于放虎归山。刘备此人,雄心勃勃,他绝不会满足于仅仅帮助益州抵御曹操。一旦他站稳脚跟,必然会趁机夺取益州。”然而,刘璋仍然没有听从刘巴的规劝。他或许是被刘备的甜言蜜语所打动,或许是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以至于再次忽略了刘巴的警示。

相反,刘璋还推举刘备为大司马,领司隶校尉,给予了刘备极高的地位和权力。而刘备也投桃报李,推举刘璋为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表面上,两人似乎亲如兄弟,共同抵御外敌。然而,刘备的真实意图却并非如此。他看中的是益州这片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他想要的,是趁机夺取益州,扩充自己的实力。

终于,刘备找到了出兵的借口。他声称刘璋暗弱无能,不足以保守益州之地,于是向刘璋宣战。刘备的军队势如破竹,乘胜直取成都。刘璋虽然拼死抵抗,但终究无法抵挡刘备的攻势。最终,成都被刘备攻占,刘璋被迫投降。就这样,刘璋因为不采纳刘巴的建议,请刘备来帮助自己,反而成就了刘备直取成都、扩充实力的大业。而“放虎归山”这个成语,也成为了人们警示后人不要轻易放走潜在威胁的典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