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口蜜腹剑(1 / 1)
“口蜜腹剑”是一个形容人口头上说话甜美,但内心却怀有害人阴谋的成语。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唐代,与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紧密相关。
李林甫,唐玄宗时官居“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是宰相的职位。他若论才艺,倒也不错,能书善画。然而,在品德方面,他却极差,尤其是忌才害人。对于才能比他强、声望比他高、权势地位和他相当的人,他总是不择手段地排斥打击。
李林甫深知要想稳稳地保住自己那高高在上、令人艳羡不已的地位,就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来取悦唐玄宗这位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于是乎,他精心练就了一套谄谀奉承的独门绝技,运用起来可谓是炉火纯青。
对于唐玄宗,李林甫简直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去迁就迎合。无论玄宗提出何种要求或者想法,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点头称是,并想尽办法将其付诸实践,哪怕这意味着违背良心与道德底线也在所不惜。不仅如此,李林甫还将目光投向了玄宗身边那些备受宠爱与信任的嫔妃们以及心腹太监们。他通过各种手段巧妙地讨好这些人,投其所好地送上珍贵稀有的礼物,或是在言语之间尽显阿谀奉承之能事,只为能够赢得他们的欢心和坚定不移的支持。
从外表上来看,李林甫总是展现出一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模样。他那张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而亲切的笑容,让人一见便心生好感;而他口中说出的话语更是犹如天籁之音般悦耳动听,句句都是充满善意与关怀的甜言蜜语。然而,在这看似善良无害的表象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颗极其阴险狡诈的心。李林甫经常会在暗地里耍弄阴谋诡计,设计陷害那些可能威胁到他地位的人。他的手段卑鄙无耻,令人防不胜防。很多时候,当受害者还沉浸在他所营造出来的虚假友好氛围之中时,却已经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有一个着名的例子可以说明他的这种行径。曾经有那么一回,他脸上挂着一副无比诚恳的神情,对着自己的同僚李适之说道:“兄台啊,你可知那华山可是个藏金纳宝之地!那里盛产着大量的黄金呐!倘若我们能将这些黄金开采出来,咱们国家的财富必将得到极大程度地增长。只可惜啊,当今圣上对此尚不知情呢。”
李适之听闻此言后,竟信以为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为国效力的冲动。于是乎,他急匆匆地跑到玄宗面前,言辞恳切地提议赶快着手开采华山的黄金资源。玄宗听后,龙颜大悦,满心欢喜地立即传召李林甫前来商议此事。
谁知,李林甫到了之后,却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回应道:“陛下呀,关于这华山产金之事,微臣早就知晓啦。但您有所不知,那华山乃是帝王之气汇聚、风水极佳之所,怎可轻易去随意开采呢?那些劝说您开采之人,恐怕居心叵测、别有用心呐。其实微臣好几次都想要向您禀报此事,但每每话到嘴边又担心冒犯圣威而不敢贸然开口啊。”
玄宗听完李林甫这一番看似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话语后,大为感动,心中暗自思忖:此人当真是一位赤胆忠心、一心为国的忠臣良将啊!相较之下,对那头脑简单、轻信他人的李适之便心生不满起来,渐渐地开始疏远于他。
“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原文记载:“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意指李林甫表面上对人友好,说些动听的话,但实际上心怀阴谋,想要陷害别人。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藏着害人阴谋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