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偷梁换柱(1 / 2)
第182章 偷梁换柱
深夜,临平县衙。
“什么!黄巾营寨空了?所有人都不翼而飞?”
刘安难掩心中诧异的问夏侯兰。
“是,属下调查了营寨,南面被开了一道口子,依照现场遗留的痕迹,属下猜测五万多黄巾便是从那里逃走的。”
入夜后,即便刘安站在城头,也很难看清五里外的情况。
若他们不点火把,摸黑前行,刘安更是一点都察觉不到。
如此看来,此战最大的收获,反而成了那个贪生怕死的人公将军张梁。
刘安思忖着,隐隐约约感觉有哪里不对。
五万多黄巾趁夜逃走,如此大的数量,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行动。
更不可能如此统一的所有人都往南面那种田地遍野,不利骑兵奔袭的地方而去。
除非事先就已通知所有人,已经做足了随时行动的准备,且还要有将官指挥才可能达成。
若真是如此,那张梁……
刘安心中闪过一个可怕的猜测,但随即又摇了摇头。
怎么可能?
脑中划过初见时张梁躲在距离城墙几百米外防备暗箭的怕死模样,刘安只觉得可笑。
如此怕死的一个人,会有如此气魄舍身成仁?
片刻后,刘安不得不承认他可能看错了张梁。
与此人对峙了二十余日,刘安清楚,张梁有些水平,而这样的一个人,若一心活命,恐怕不会出现在那十辆马车中。
混在后续逃生的五万人中不是更容易活命?
如此想来,恐怕当时张梁特意在马车上露面叫嚣,也是为了告诉他们,他就在马车中,好让弩骑去追,以此来给那些黄巾士卒创造机会。
刘安不禁露出了笑容。
张氏三兄弟,果然不负盛名。
之前的张宝自杀如此,今日张梁以自己和几百盾兵性命为代价活数万黄巾亦是如此。
“张梁在何处?”
“关押在军营中。”夏侯兰道。
“将其送到县衙,安排房间,请医师为其医治。”刘安不动声色的吩咐。
夏侯兰虽然奇怪为何要对一个俘虏如此礼遇,却还是遵照刘安的命令去办了。
次日,刘安一大早醒来。
时间来到六月末,天气愈发炎热。
早上太阳刚一出来,气温便快速回升,刘安是被热醒的。
起床洗把脸,吃早饭的时候,刘安问亲卫:“张梁如何?”
“医师诊治过了,只是头部皮外伤,并无大碍。人醒来后就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医师言,许是……伤了神志。”
“伤了神志?”刘安眉头皱了皱,没再多问。
早饭过后,便来到了张梁休息的房间。
张梁躺在床上,双眼圆睁,一眨不眨的盯着房顶,眼神空洞,毫无生气,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这是刘安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张梁,四十多岁的年纪,两鬓却已经有了银丝,身形约莫七尺左右,不算高,且他人也很瘦,脸上颧骨突出,皮肉松弛,显然平日吃食不是很好。
刘安也没想到,堂堂人公将军,数十万黄巾的三把手,居然会是如此模样。
走到床边,刘安看着对于自己的靠近毫无反应的张梁,平静道:
“太平道大势已去,被朝廷剿灭不过早晚的事。”
听到此话,已经几个时辰毫无动静,宛如死去般的张梁突然看向刘安,怒道:
“竖子口出狂言!只要我大哥还活着,必能带领无数黎民推翻狗朝廷,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新王朝!”
果然不是伤了神志。
刘安得出结论,若无其事后退一步,拱手道:
“在下刘安,字长生,涿县县令,见过人公将军。”
张梁闻言,猛然从床上坐了起来,手颤抖的指着刘安道:“你便是刘安?!就是你杀了我兄长!你居然还敢出现在我面前!”
怒吼着,张梁就要从床上爬下来,双手朝着刘安的脖子掐去。
刘安身后的亲卫见此连忙想要上前阻止,却被刘安一个手势阻止了。
面对猛扑过来的张梁,刘安却不为所动,只是淡淡的道:“张宝是自杀的,头撞城墙而死。”
听到此话,双手已经距离刘安脖子不如一尺的张梁却僵住了。
只听他喃喃道:“自杀……二哥,你太傻了……”
昨日才实施了为多数黄巾而舍生计划的张梁,自然理解张宝自杀时的心情。
只是,自己做可以,却不舍亲人也如此。
听闻张宝乃是自杀,张梁心痛不已。
“将军可知,为何我会说太平道被朝廷剿灭是早晚的事?”
正自悲痛的张梁听闻此言,又怒目看向刘安,刚要出言反驳,却听刘安先道:“将军莫急着否认,我并非是出于立场才心想朝廷,之所如此说,定是有所根据。将军可愿听刘某一言?”
张梁自知如今已是阶下之囚,对方若要杀自己,根本无需废话,他倒也想听听此人想说些什么,于是点了点头。
一刻钟后,张梁换上了亲卫拿来的衣服,与刘安在县衙客堂相对而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