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6章 女帝怒十人团(1 / 2)

加入书签

紫禁城,武英殿。

朱媺娖柳眉微皱,面带冷色地道:“详查涉及此事的报社、编辑及文章作者,若有问题的,严惩不贷!”

“臣明白了。”

他确实明白了,朱媺娖对此番小部分民间报刊刊登文章质疑卫戍军牺牲将士之事很生气。

古有“帝王一怒,天下缟素”,朱媺娖此番生气虽然不至于那么严重,却也代表有一批人要倒霉了。

李振武已经决定,定要让手下人将涉事人员的三族都查一遍,但凡谁有问题,便交予有司严办。

李振武离开后,朱媺娖又召见了黄淳耀、柳如是。

得知新闻司已经发文严斥那些刊登质疑卫戍军牺牲将士文章的报社,并明令其他报社不得再刊登相关文章后,朱媺娖只是微微点头。

因为她明白,用这种强硬手段控制局势,虽然可以让后面再无报刊质疑牺牲将士之事,但多半会被人认为是朝廷恼羞成怒了。

但利用新闻司立即控制住舆论也是必须的,否则放任下去,她之前苦心营造的大明上下在憋屈感中努力大生产、大练兵的大局(氛围)就全完了。

但要从根本上消弭之前不利舆论造成了负面影响,还是得靠官方报刊引导。

于是朱媺娖又询问大明报这边的应对。

得知柳如是已经向甘肃派出了记者团,准备实地对相关人物进行采访,以事实对那些质疑的报刊和人进行打脸,她这才神色稍霁。

等到黄淳耀、柳如是退下,朱媺娖回到竹林老宅这边吃午饭时,不禁跟郝光明感慨道:“舆论可真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啊。”

郝光明道:“那可不是,别说你,便是我们现代国家,很多都未必能掌握好这柄双刃剑。

我们的社会中,经常有人因为舆论而受伤,甚至被逼死。

但舆论这柄双刃剑如果用好了,在某些方面确实又能起到奇效。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吧。”

听郝光明这说,朱媺娖又担心起大明报派往甘肃的记者团,能否圆满完成任务。

···

程颂跟随大明报记者团离开南京后,先乘坐两百料的小铁轮从长江转入大运河,而后由大运河向北入黄河,在由黄河逆流而上至潼关。

在潼关火车站,他们坐上了火车,终点站是:甘肃省会,兰州!

当坐上这辆火车后,程颂忽然觉得,即便是在甘肃镇夷所没能查清楚事情真相,他此行也算是收获匪浅了。

并非他没有做过火车,事实上,他之所以能从杭州那么快到南京,便是借助了火车的便利。

他从杭州坐船走水路到松江府,在松江府坐火车到的南京。

虽说从杭州坐船走京杭大运河一直走水路去南京同样方便,但一路上毕竟都是逆水行舟,速度偏慢。在松江府改坐火车的话,从杭州到南京只需两三日功夫。

此番在潼关,算是他第二次坐火车。

他之所以觉得已经不虚此行,是因为一路上的风物令他大长见识。

比如说南京的繁华,江北大修黄河的繁忙景象,以及黄河两岸府县村镇虽仍残留着昔日天灾兵祸的痕迹,却已经透露出勃勃生机,逐渐繁华。

‘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

这是程颂近来最常发的感慨。

“曲融(程颂字)可是在感慨这陕西地界的风物与河南又有所不同?”

对面传来的声音,让程颂回过来,忙应道:“晚生是在感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对面的人笑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其实不全对,一个人若想有见识,读书游历缺一不可。所以,以往士子在学习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去各地游历,增长见闻。”

说话的男子三十几岁,穿着一身南京今年流行的修身儒服,上唇留着两撇胡须,看起来干练而又不失儒雅。却是此番记者团的主记者,梁孟昌。

也是临时加入记者团后,程颂才知道,如今大明各报社皆向大明报报社看齐,将记者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助理记者、记者、主记者、高级记者、特级记者。

不过,目前为止,即便是大明报报社,最高级别的记者也只是主记者而已,尚未出现高级记者。

其他报社自然也没谁厚着脸皮自称高级记者。

据说,以后新闻司还将让记者职业如账房(会计)一般正规化,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新闻司发放的记者证,才能到各报社任职并进行采访和撰写新闻。

总之,梁孟昌在报社的级别也不低,属于上吏,在这次的记者团中更是主要负责人。

似乎是对程颂颇为看重,一路上梁孟昌经常会找程颂闲聊。

除梁孟昌外,记者团还有一名记者李道赢,一名助理记者杜杏。

最初让程颂颇为惊讶的是,杜杏竟然是个女子——他此前根本没想到有女子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