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1章 热议不断无波澜大明基层三级制(2 / 2)

加入书签

,已经确定要废除里甲制,主要讨论的其实是用什么制度替代。

需知,这时候某村、某镇只是大明百姓习惯性的称呼,在官面上,乡野都是以里甲来论的,城市则是里甲厢来划分。

只有村、镇只代表地名,某村、某镇的意义其实和某某凹、某某坡差不多。

倒是在行政上,“镇”代表着大明边镇。

不过,此前朱媺娖已经将大明各边镇都并入省府之中了,边镇的称呼自然也就成了过去。

于是,在朱媺娖有意引导下,最终一套类似后世的基层行政划分的制度诞生了。

在县之下设乡镇——人口较多、较为繁华者为镇,人口较少、较贫瘠之地为乡。

乡镇之下则设社,以数个自然村至十数个自然村为一社。

至于社下,也就是自然村了。

并且规定,各镇(乡)设镇长(乡长)一名,为正八品(从八品);副镇长(副乡长)两名,为正九品(从九品)。

令设镇(乡)巡警所等机构,巡警所所长为正九品(从九品)。

外加其他佐二官吏若干。

每社设正副社长各一名,其他吏员若干。

其中,社长为大吏,副社长为上吏——此前吏可升官的吏治改革中,便对吏员进行了划分,从上往下依次为大吏、上吏、左吏、右吏、下吏五级。

(其中左右吏人们也会统称为中吏,又习惯称下吏为小吏。)

各自然村,由村民推举村长,非吏。

朱媺娖自然希望将自然村村长也纳入官吏编制,接受朝廷正式统治。但这点后世几乎都没做到,大明就更不可能做到了。

事实上,社一级编制的设立就遭到了户部、财政部尚书等好几位阁臣反对。

理由很简单,这回让大明朝廷多出很多吏员,多发很多薪俸,很可能拖垮朝廷财政。

最终,朱媺娖是用秦汉时期的亭长制,以及对今后大明财政必定逐年上升的期许,说服了这几人,这才使得大明的“乡/镇、社、村”三级基层制度得以面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