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1)
谢建华在京都陪伴两位老人一周后,将林晓雅安葬在一处有鲜花盛开的墓地,他决定返程回家。
两位老人也执意要求跟着谢建华一起回到两河镇。
于是,三人一同踏上了回两河镇的火车。
谢建华这才对林晓雅的一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林晓雅出生于京都,她的父亲,就是坐在谢建华对面的老人,是一名医学教授。
而她的母亲,是一位地质学家。
就这样,两位风马牛不相及的老人却相识相爱走在了一起。
他们共同生下了一个儿子和林晓雅这个女儿。
大儿子已经在大学任教,而小女儿当年高考执意想要去西南的地质学校学习,完全不顾两位老人的阻拦。
在林晓雅眼里,西南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95种,产地2453处,占全国探明储量的70%。
那是她实现理想的地方,她对地质学近乎痴迷。
只是,在大二,她发了一封电报说是要出去做兼职,顺便寻找矿山做实地考察,便失去了联系。
那一年,正好是谢建华遇见林晓雅的时候,谁也不知道那年夏天到谢建华遇见她的冬天,几个月的时间她经历了什么。
两位老人在林晓雅失联后,多次前往学校和当地派出所,报警也好,张贴寻人启事也好,都如石沉大海。
在那个没有监控的年代,失踪妇女不要太多,林晓雅只是其中一部分。
但他们没有放弃,每年都会来林晓雅的学校附近张贴寻人启事。
直到,谢建华捧着林晓雅的骨灰来找他们。
其实,他们是不愿意承认的。
只是,老人认出了谢建华胸前挂着的,属于林晓雅的玉牌,在那一瞬间,他们明白了。
当看到林晓雅留给谢建华的字条时,他们明白,眼前的人是林晓雅最后的希望。
两位老人太了解他们的女儿了,林晓雅隐忍几年最后选择这样玉石俱焚的方式,一定是恨极了吴刚一家人。
只是,这样真的够吗?
一个80年代的女大学生,原本可以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如今却被可恶的人贩子拐卖到了深山,毁掉了她的一生,毁掉了一个家庭,怎么可能这样轻易原谅?
两位老人跟着谢建华,脚步蹒跚地踏入了吴家村,这个林晓雅曾经生活过,却也是她命运转折点的地方。
村里的风景依旧,但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林晓雅的气息,吴刚家被烧毁的房屋,让两位老人的心绪难平。
但令谢建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位老人让他回自己家,他们却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挨家挨户地走访。
起初,村民们对他们的到来感到惊讶,甚至有些戒备。
但两位老人那和蔼可亲的笑容,以及他们讲述的林晓雅的故事,逐渐融化了村民们心中的冰霜。
他们讲述着林晓雅在吴家村如何生活的场景。
老人们每到一家,都会细细询问林晓雅在村里的点点滴滴,仿佛在寻找着女儿曾经的足迹。
他们感谢村民们对林晓雅的照顾,哪怕那些日子充满了苦涩与无奈。
渐渐地,村民们也被这份深情所感染,已经悄然卸下心防。
在村民眼里,这两位老人只是太过思念女儿,他们开始主动分享起与林晓雅相处的时光。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当夜色如墨,星辰点点,两位老人坐在林晓雅曾经的小屋里,周围是一片静谧。
老人从包裹中拿出了一张泛黄的字条,那是林晓雅留给谢建华的最后遗物。
字条上,林晓雅的字迹依然清晰,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对生活的绝望,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吴刚一家深深的恨意。
字条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锋利的刀刃,深深刺痛了两位老人的心。
两位老人的眼眶早已湿润,他们紧紧握着字条,如同能感受到女儿当时绝望而又坚定的心情。
“孩子,我们怎么能不帮你呢?”老人哽咽着,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沉重,“晓雅她太苦了,她的一生,本应是鲜花与掌声,却偏偏遭遇了这样的磨难。我们怎么能让她白白牺牲,让那些作恶多端的人继续逍遥法外,享受他们不该有的安宁?”
老妇人紧握着拳头,手指因用力而泛白,她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决绝,那是对正义的执着,也是对女儿深沉的爱。
她低声呢喃:“晓雅,妈妈一定会为你讨回公道,哪怕付出一切代价。”
夜色深沉,月光被厚重的云层遮挡,整个吴家村陷入了一片漆黑之中。
两位老人悄然无声地来到了村里唯一的水井旁,这口井,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清澈的水面在微弱的星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却无人知晓,一场风暴即将在这里酝酿。
他们颤抖着手,从包裹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瓶,里面装着的,是他们精心准备的毒药。
那是一种无色无味,却足以致命的药物,是他们为了这一刻,准备了许久的结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