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章:巧谏《十字令》(1 / 2)

加入书签

第一〇四章:巧谏《十字令》

翌日,阳光明媚,碧空如洗。

修整一新的烟波楼,依旧矗立江畔,巍然壮美。

晌午饭点,楼内宾客如云,座无虚席,皆是冲着本县父母官宁采臣,代表官衙举办的“双庆会”而来。

所谓“双庆会”,首庆抗洪胜利,再庆铲除黑山及兰若寺妖魔,还金华一个清平世界。

会上自然有艺人表演,攒底(大轴)的也自然是龙川、太浪,他俩经过商量,决定把水漫烟波楼时,最后所使《风雨归舟》下半段接续上,做到“有始有终”。

他们走进烟波楼,正忙着接待客人的毕波儿看到了,迎上前来。

龙川含笑招呼:“少东家,今儿真热闹呀。”

郝掌柜在旁听见,连忙“纠错”:“现下该改口称‘东家’,老东家已将生意全盘托付,自己安享晚年。”

龙川一愣,心说:呦,她这是“接班”啦?但毕老板顶多五十来岁,安享晚年早了点吧?

毕波儿看透对方心思,解释一番,龙川才明白:毕高被殷显害得落江,虽幸运生还,却因呛水损伤心肺,为静养便“退居二线”。

郝掌柜称赞道:“洪水围困那几日,东家安排合理、调度得当,与大家共克难关,老东家很欣慰

,所以放手让她接掌酒楼。”

“东家确实优秀,”龙川朝毕波儿一竖大拇指,“我和阿浪上楼准备节目哈。”

“好。”毕波儿又说道,“对了,洪灾过后,伙计们清理楼层,在一楼小戏台附近,发现了你们的竹板和扇子,竹板还行,扇子却被水泡糟了。”

“没关系,我俩又新得一把宝扇。”太浪笑嘻嘻道。

毕波儿一怔,龙川只好解释:“对,是朋友赠送的临别礼物。”

“嗯,东西我放在望月轩啦,”毕波儿没再多问,“二位去候场吧,我不奉陪了。”

龙川赶紧道:“好,您忙您的。”

上三楼重回望月轩,龙川自有一番感慨,太浪拿起桌上的竹板,打一串花点,声音依旧清脆响亮,不禁夸赞道:“咱天晟出品,质量真是顶呱呱。”

龙川白他一眼:“你这张嘴也‘呱呱’,啥都往外说。”

太浪一吐舌头,赔笑道:“龙哥,我错啦。”

“知道为啥人会长着两只眼睛、两个耳朵,却仅有一张嘴吗?”龙川自问自答,“就是让你多看多听少说话。”

太浪忽地感叹:“你这两句教导,倒令我想起夫子了。”

“你以前那位性情古怪的私塾先生?”龙川问道。

太浪点点头:“可惜不知

他现今身在何处。”

“先对词儿吧,”龙川郑重道,“这是咱此次大明之行‘封箱戏’,必须要让座儿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很快到了“双庆会”尾声,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龙川和太浪身穿绯红色改良版大褂,精神抖擞,闪亮登场。

俩人走到场面桌前,冲着台下鞠躬行礼,大家仿佛回到了被大水困于楼中的日夜,靠着他们坚持表演,才撑过那段艰难时光,一时间掌声雷动,先来了个碰头彩。

龙川心中很感动,自己与太浪没有白白付出,这便是人性的可贵之处吧?

他见桌上已摆好了账房的镇尺,遂依旧以它代替醒木,拿在手中往桌面一拍,朗声道:“红,圆融,路路通”

“等等,”太浪伸手拦他,“这不是《首县十字令》吗?咋用来当定场诗啦?”

龙川:此小令多应景,今儿就有一位首县(省会)官长莅临啊。

太浪:可我怕座儿们未必都能听懂呀。

龙川:那我说一句,你跟着讲解一下呗。

太浪:也行。

龙川:重来。(一拍镇尺)

红,(太浪:受到重用)

圆融,(太浪:处事圆滑)

路路通,(太浪:交际广泛)

认识古董,(太浪:不会受骗)

怕大亏空,(太浪:给人便宜)

围棋马吊中中,(太浪:奉陪上司)

梨园弟子殷勤奉,(太浪:听歌看戏)

衣服齐整言语从容,(太浪:仪表风度)

主恩宪德满口常称颂,(太浪:善于奉承)

座上客常满杯中——(又一拍镇尺)酒不空。(太浪:迎来送往)

二人相互配合,说完这“定场令”,其他座儿但觉新奇有趣,惟独坐于台前头排的宁采臣,思绪流转,继而微微颌首,似有所悟。

龙川目光飞快地一瞥他,观其神情,可知目的达到,遂对太浪轻咳一声,暗示开始入正活了。

龙川:在座诸位,大多是此楼遭洪水围困时,一起共过患难的朋友。因为这次经历,结下这份情谊,相信都会终生难忘。

记得当初末场演出,我俩那段《风雨归舟》,才说了一半,现就将后半部分续上,给大家一个完整美满回忆。

赘言不叙,书接前文,智多星请“花冤钱”鉴赏的那幅画,雨天看呢,画里的小孩儿打着伞,晴天再看呢,画里的伞就被收起来了。有人认为是在胡扯,那么世上究竟有没有这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