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新的征程(1 / 2)
沧澜城在战火的余烬中逐渐复苏,晨曦温柔地洒在古老的城墙上,折射出希望的光芒。李清风和赵灵芸并肩漫步于城中的街巷,百姓们的欢声笑语如悦耳的乐章在他们耳畔回荡,重建后的集市熙熙攘攘,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品,那股生机与活力仿佛是对往昔磨难的有力回击。
“灵芸,看到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李清风微微侧目,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慨与轻松,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赵灵芸轻轻点头,发丝随风飘动,“是啊,可我们不能懈怠,沧澜城虽已重建,根基却尚需稳固,周边的局势亦变幻莫测。”她的目光中透着坚定与远虑,仿若能穿透眼前的繁荣,预见未来潜在的风雨。
正说着,一名探子匆匆赶来,单膝跪地,神色凝重地禀报:“禀大人,据可靠消息,北方的燕云城正集结兵力,似有南侵之意,其虎视眈眈,沧澜城恐成目标。”
李清风与赵灵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忧虑与警觉。“燕云城向来兵强马壮,此消息不可小觑。”李清风皱起眉头,眼神瞬间变得冷峻。
“我们需即刻召集各家族商议对策,加强城防,整军备战。”赵灵芸果断地说道,那语气中没有丝毫畏惧与迟疑。
在赵家的议事大厅内,气氛再度凝重如铅。各家族的族长及重要人物齐聚一堂,面色各异,却都透着对未知危机的重视。
赵智谋长老率先发言,他轻抚长须,目光深邃:“燕云城此举,来者不善。其骑兵尤为凶悍,机动性极强,若正面交锋,我军恐将陷入苦战。”
“那依长老之见,当如何应对?”一位年轻的族长急切地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惶恐。
赵铁山长老站起身来,声若洪钟:“老夫以为,可在城外设下多重防线,挖掘壕沟、设置陷阱,阻滞敌军的进攻。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友好城邦,寻求联盟,共御外敌。”
众人纷纷点头,对此计表示赞同。李清风沉思片刻后说道:“此外,我们还需加强情报收集,了解燕云城的兵力部署、作战计划以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矛盾或弱点,如此方能有的放矢。”
“我愿率一队精英,深入燕云城附近刺探情报。”赵灵芸挺身而出,眼神坚定而无畏。
“灵芸,此行危险重重,你……”李清风欲言又止,眼中满是担忧。
“清风,我意已决。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为了沧澜城的安危。”赵灵芸的语气不容置疑。
李清风深知她的脾性,无奈地叹了口气,“那你务必小心,我会在城中做好一切准备,等你归来。”
于是,赵灵芸挑选了数名武艺高强、擅长隐匿行踪的勇士,趁着夜色悄然出发。他们如暗夜中的幽灵,穿梭于山林荒野之间,向着燕云城疾驰而去。
而在沧澜城内,李清风则带领着众人紧锣密鼓地筹备城防。百姓们听闻燕云城的威胁,纷纷自发地加入到防御工事的修建中来。男人们搬运石块、挖掘泥土,女人们则为士兵们缝制衣物、准备干粮。整个沧澜城呈现出一片全民皆兵、同仇敌忾的景象。
赵灵芸一行在历经艰辛后,终于接近了燕云城。他们隐匿在城外的密林中,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城中的动静。
“看,燕云城的士兵们果然在加紧操练,其军备物资也在不断地往城中运送。”一名勇士低声说道,眼神中透着警惕。
赵灵芸透过望远镜,仔细地审视着一切,“他们似乎在等待一个最佳时机,我们必须尽快将这些情报送回沧澜城。”
然而,他们的行踪还是被燕云城的巡逻队发现了。刹那间,警报声四起,燕云城的士兵们如潮水般向他们涌来。
“不好,被发现了!快走!”赵灵芸当机立断,率领着众人边战边退。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对地形的熟悉,一次次击退了追兵。但燕云城的士兵们穷追不舍,他们陷入了一场极为艰难的突围之战。
在激烈的战斗中,赵灵芸不幸受伤。她的手臂被敌人的利刃划伤,鲜血染红了衣衫。但她咬牙坚持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将情报送回沧澜城。
“大人,您先撤,我们来断后!”一名勇士喊道,他的脸上写满了决绝。
“不,我们要一起走!”赵灵芸拒绝道,她与勇士们并肩作战,毫不退缩。
经过一番苦战,他们终于摆脱了追兵,带着珍贵的情报踏上了归程。
回到沧澜城后,赵灵芸不顾伤势,立刻将情报详细地告知了众人。
“燕云城的兵力约有三万之众,其中骑兵占了半数。他们的攻城器械也十分精良,有投石车、攻城塔等。”赵灵芸面色苍白,声音却依然坚定。
“看来这场战斗将极为惨烈,我们必须利用好我们的优势。”李清风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冷静与睿智。
根据情报,他们制定了更为详细的作战计划。在城外的防线中,布置了大量的拒马、鹿角,以及隐藏在地下的尖刺陷阱。同时,集中城中的弓箭手和投石机,准备在敌军攻城时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
而在外交方面,使者们也带回了好消息。周边的几个城邦在得知沧澜城的遭遇后,纷纷表示愿意出兵相助,组成联盟共同对抗燕云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