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章 蝗虫过境(1 / 2)

加入书签

陈秀英转过身,发现王氏一直默默坐在一旁,于是也对王氏道:“你也来我这吧!”

这回周思思和陈母异口同声道:“不行,舅母/王氏是属于我们的!”欢声笑语顿时回荡在整个小院之中。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都去!陈明远去姐夫推荐的集贤斋念书,陈夫子则决定去京城后再开一个启蒙班。其他一众女眷们则各找各的队伍。

小荷花和一众小伙伴围着周思思,“思思姐,你说我们能干什么?”几个孩子表示,他们也大了,也想为家里做点事。除了铁头锁头目标明确,想跟着二叔。其他一众孩子都没有什么明确目标。

周思思看着他们,仔细想了想他们各自的特长,最后说道:“荷花跟我画漫画吧,陈南陈北、大宝二宝你们可以一起办一个小报!”

荷花一听跟姐姐一起画画,乐得美滋滋的。而其他四人则问周思思,什么是小报。

尤其是陈南陈北,父亲接下来要读书,也不能让母亲一个人辛苦,强烈想自己再干点什么帮家里,听到思思姐说办小报,他们也打起十二分兴趣。

“小报就是一种宣传形式,你们将搜集来的时事消息、小道消息,以及摘抄好的文章,在一张大纸上编辑好,再插上些有趣的小笑话,或者某方面的小妙招,配上图案说明。等小报版面排好后,再找人刻版多印一些,以便宜的价格售卖出去,这样,你们小报的名声就打出去了。

等大家对小报认可了,到时你们再找一些商家谈生意,你们负责在小报上撰稿宣传,商家则付你们一部分宣传费用。如此,名、钱你们就都赚上了。”

四个人一听,这个主意好啊!既能赚钱又有趣,四人立马就开始研究上了。

接下来的几天,除了宴请这天,大家一致停下来,剩下的时间都在各种忙碌安排着。

周大江第二天就去了工厂,跟薛进说了他兄弟要去京城的事,同时又问了田有财、田有宝两兄弟,还有张大壮和周东。

人往高处走这是人之本性,所以四人也欢快同意了。只有薛进苦着脸,“你们都走了,虽然工厂也有人能顶起来,我和薛仁啥时候能走啊?”

周大江笑着说:“这好办,在京城附近的村庄再开一个分工厂不就有了,你们现在订单也挺多吧?有许多产品还可以再开发,再开一个分工厂,完全是可行的。而且,离我近点,有什么事情我还能帮上忙。”

薛进听他这么一说,立马心动了,大江这个主意好啊,不仅能解决他们回去问题,还能将产品再开发开发,关键的关键,它离大江近,要是大江再有什么加工上的新点子,他们是不是就能借上光?

心动不如行动!于是,薛进洋洋洒洒地给他大哥写了一封信,大掌柜,咱们要不要再开一个工厂?

陈夫子忙着找他过去的老关系,看看哪个学生来接这一摊。

这些年,青山沟的小学堂正经打出了些名堂。不为别的,就冲陈夫子一人教出一个秀才并一个举人,就非常厉害了,更何况这举人现如今还考上了进士。所以,这两年不少人都削尖了脑袋想把孩子给送进来。

也因此,小学堂的孩子也比以前多了近两倍,陈夫子教书育人一辈子,自然想找一个妥帖之人来教孩子。

好在他不仅老友多,教的学生也多,让他一番扒拉下,还真找了两位不错的,一位是他老友,这位老友过去也教过不少出色学生;另一位,是他早些年在青山镇教过的学生,那学生跟陈明远很像,虽然也是秀才,但距离考举人还有一点点距离,正想找一个私塾教书。于是,陈夫子和陈明远这边就顺利解决了。

剩下其他人就更好解决了,陈母和周母俩小老太太,给村里的几位绣娘一人多给一个月工钱。她们要和小孙女去京城发展,不好意思,咱们只能干到这儿了。

而陈秀英这边,之前大棚里的土豆已经起出了,西红柿也成熟了,西红柿成熟的要种子,果肉就制成番茄酱全装罐头里带走。土豆就更没说的了,直接装车,大姐夫那面,宴请那天就打好了招呼,全都安排好后告诉他。

师傅这边陈秀英也去了一次,师傅年岁也不小了,要是不嫌弃,就跟我去京城养老吧。结果人小老头更干脆,用不着你养老,大夫走哪都饿不死,走时叫着我,我也带你师兄去京城见见老朋友。

师傅这边问妥了,陈秀英又去问大德子,不为别的,她在京城还有庄子呐。

大德子说这好办,把老大一家带走吧,老大刚刚跟杨柳村的姑娘成了亲,还没孩子,轻手利脚地,去京城正好。老二也定了亲,不过结婚在明年,就让他在家吧。

于是,周大江一家这次回京真真是如蝗虫过境,不仅将他们自己家人给卷走了,岳父一家也给带走了。而且不仅如此,张里长儿子一家,周九叔儿子一家,还有田氏两兄弟这两家,全都卷上铺盖跟去京城了。东西就更不用说了,拉了好几车。再加上跟他们一起走的几家人的车,一溜儿十来辆!

临走这天,父老乡亲们,工厂里的薛进三人也都来送行。

张里长:“大江啊,大壮跟你我放心,家里这边你就交给我吧,保准给你看好喽。

另外,要是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