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9章 早上是国宴,晚上是家宴;金蝉再入长安城(2 / 3)

加入书签

而对面房间内的堂前燕此时已经昏睡了过去,甚至还打起了呼噜。

在向金蝉请示后,秦琼便命令金吾卫架着堂前燕去了囚车。

“秦将军,押几日便可,可别真把那家伙当成了犯人。”

“将军放心,我们肯定会好吃好喝供上,只是到了长安后,还得麻烦您这位朋友稍稍配合一下。”

“放心,这没问题。”

大概过了一炷香后。

只见小洛阳红着脸,将李楹台的信封放在火烛上烧了个干净。

然后静静的坐在椅子上,两手托着下巴,撅起小嘴看着窗外,若有所思的发着发呆。

而那脸上的一抹红晕,久久没有散开。

直到许久之后,金蝉才进入房内,揉着她的小脑袋,打破了这份宁静。

“楹台都给你说了些什么?”

金蝉温柔的问道。

“没......,没什么,大哥哥我们还是赶紧上路吧,不然等会天都要黑了。”

就像是触电一般,小洛阳直接跳了起来,慌慌张张的朝着楼下跑去。

“楹台在信里到底都说了什么?”

金蝉皱起眉头,看着满屋的珠宝锦稠,陷入了沉思。

此地距离长安,原本只需要十天左右便可到达。

但如今队伍庞大,估计没有半个月肯定是到不了了。

而接下来的日子。

金蝉复盘着九方天宫和中原绝兵的事情,并且时不时还和堂前燕一同探讨关于国运和兵气。

直到晚上。

一个回到马车,一个钻进囚笼。

反观小洛阳,好似一直心事重重,整天趴在车窗边,看着窗外发呆。

就连李楹台为她特意准备的糕点,都不怎么吃了。

半个月的时间,眨眼便过。

这一路不似当初离开长安时那般匆忙,金蝉领略到了在秦国从没见过的风土人情。

而如今唐国,在李楹台的统治下,也摆脱了老唐王时期的暴政和杂捐苛税,虽然还算不上是民殷国富的盛世,但比起之前来说好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至少百姓的眼中不再混浊。

“将军,大王已在大明宫设好宴席。”

长安城北,安远门下。

金蝉抬头望去。

只见那城门之上,旌旗飘扬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片片绚丽的彩云。

门下,两列身着金色铠甲的卫兵笔直的站立着,一丝不苟,手中的银枪,在阳光下闪着亮眼的光芒。

门外,一条崭新的红毯,一直延伸向远处的大明宫。

“欢迎秦国将军,金蝉,洛阳小姐来访唐国长安城。”

随着礼部侍郎高呼一声后。

便是锣号齐鸣,鼓声雷动。

金蝉与秦琼骑着白马并立而行,后面是小洛阳乘坐的马车,至于队伍的最后方,才是堂前燕卧着的囚笼。

队伍从安远门进入。

宽阔的未央路两侧,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不过不同于,赵、魏、韩、楚民间对于金蝉的忌惮。

长安城内的百姓,则是各个欢呼雀跃,甚至还有人拿出了吴道子当日画下的金蝉画像,立于身前显摆个不停。

“当初将军助大王解长安之危后,您的画像就莫名其妙的流传了起来,再加上前些日子的传言,大唐百姓各个视将军为天仙下凡。”

“如今秦、唐两国又是盟友,在长安百姓的眼里,李存孝将军都不及您有风头。”

看到金蝉一脸的不解,秦琼则在一旁解释了起来。

“呵、呵....”

一路朝前,大约又走了半个时辰,金蝉一行人才来到了大明宫的含元殿下。

“请!”

秦琼伸手,笑着朝金蝉和小洛阳说道。

与金蝉不同,第一次进入大明宫的小洛阳,则是满脸的好奇,从刚入安远门时,便拉开车帘四处张望。

沿着阶梯一步一步向上走去。

“秦国来使,金蝉,洛阳,到!”

老太监大呼一声,

金蝉跨入殿门。

微微抬头往上一看,只见那金光灿灿的金凤椅上,坐着身穿凤袍头戴玉珠冕旒的李楹台。

雍容华贵,端庄典雅。

这时的李楹台身上已无半分稚气,已然成了大唐的绝代女王。

而台下两侧,则是各部官员。

“秦国,金蝉,见过唐王。”

“秦国,洛阳,见过唐王。”

小洛阳倒是微微躬身弯膝行礼。

但反观金蝉那站立而言的样子,顿时引起了殿内的文武大臣们不满。

尤其是武将席首位坐着的李存孝,更是双臂环抱,巨大的肌肉险些撑破了胳膊上的甲胄。

而从金蝉刚进入含元殿的第一秒起,李存孝便气鼓鼓的一直盯着对方。

“金蝉于寡人,于大唐有恩,免去一切礼仪,洛阳同样如此。”

李楹台抬起她那如柔荑般的手臂,朝着在场的唐臣压下,而后又继续开口说道。

“今,唐、秦互为盟友,秦将金蝉来我大唐长安,寡人自以国礼相迎,愿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