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适应良好(1 / 2)
吴慕青心里决定等明天一定要带着女儿去多买几件衣服,就这么点行李给家里人的礼物都占了一小半了,她女儿这么些年真是受委屈了。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吃过午饭苏悦朝山前村去了个电话,刚才在街市的时候路过一家信用社她查了一下账户,就在两天前账户上又入账八万块钱,距离上一次收款也才分隔不到半个月。 果园和养殖场的账户是分开的,这八万中其中有五万是果园那个账户的,她心里就有谱儿了,看来这半个月果园收益不错。 养殖场规模小半个月入账三万也是不错的了,因此她心情挺不错的,手头真是宽裕了不少,电话那边的杨晴晴都感觉到了。 略聊了两句闲话苏悦才进入主题,她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货车和司机的事儿了,杨晴晴带给她的也是好消息。 “已经到了啊,什么时候到的?”苏悦高兴道,引得旁边倚在沙发上看书的卫珩都看了过来,挑挑眉眼里带着询问。 她就捂住话筒对他小声说了两句就听话筒里传来杨晴晴带着笑意的嗓音:“昨天就到了,说来也巧,人是早上到的两辆货车是下午到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那些人现在安顿下来了吗?适不适应?我让老叔盖的那两排房子盖好了没?” “早就落成好几天了,场长你就放心吧,我看那些人可喜欢这里了,都说没想到来这里会住上水泥房呢,又干净又敞亮,还有单独的洗澡间和厕所,今天兰芳婶子就带着几位妇女同志熟悉乡里,咱们村里人都是朴实厚道的,不会因为他们是外来的就排挤他们,我看着她们都适应的好的很,是准备在这安家落户了……” 杨晴晴把这些人来到山前村的经历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苏悦这心也是放下一大半了,准备在这安家落户好啊,相信他们在这居住一点时间一定会更加离不开这里了。 苏悦料想的没错,卫珩的几个战友来到这里看到给他们准备好的房屋和居住环境真是惊讶和惊喜并存,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背井离乡之后会有这么好的地方给他们居住。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 就说徐良一家,他们一家七口人跨越几个市来到这里一路上都是心惊胆战的,要不是日子过得苦谁会带着一大家子跑到陌生的地方谋生活呢。 徐良退伍之后家里就没了固定的收入来源,只靠土地那点收成是不够的,补贴的退役金也不够支撑他们的生活。 他一个手上有残疾的去做工都没人愿意要他,就是要他工钱也低的可怜,那一身开车技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尤其家里七张嘴等着吃饭,为了节省一天就吃两顿稀饭,卫珩电话来的时候家里已经快支撑不起了,那通电话无疑是给了他希望。 想着那丰厚的薪水,更别说卫珩承诺他到这居住的地方,孩子上学问题都能解决之后,他只思考了一天就决定带着一大家子人过来投奔卫珩。 在家守着也是饿死还不如出去闯一闯,卫珩是他战友,人品他信得过绝对不会诓他。 实际上过来这边之后他也没后悔,甚至庆幸自己过来了,看着那干净敞亮的水泥砖房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给他们住的,他们镇上的人还住不到这么好的房子嘞! 再对比他们家的泥砖房这里就是天堂啊,他们每一家人都能分到一个大房间,大房间再隔成三个小单间,他们一家人住完全绰绰有余了,两个闺女也能有自己的房间了。 其他三家人和徐良想法是一样的,能来到这里他们是幸运的,只要好好干活要不了两年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挂断电话之后苏悦嘴角还止不住的笑容,她仿佛看到大把的钱往她怀里飞了,按照杨晴晴的描述,只要司机师傅们在休息两天就能过来了。 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一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 晚上的徐家很是热闹,就是十分忙碌的徐长荣都破天荒的没留下加班,早早赶回来吃饭了。 苏悦看着面前的一大群人感叹徐家真是人丁兴旺。 大房徐英杰一家五口人,二房徐清羽一家四口人,三房和大房一样都是五口人,光孩子都有八个,最大的是大房的长子今年20岁,最小的是三房的幼子只有七岁。 她也第一次见到了三位嫂嫂,第一面总体感觉还行,三位嫂嫂都很温和客气。 大嫂谭凝芝不愧是长房长媳,相貌英气,是个很沉稳干练又雷厉风行的女人,穿着一身板正的衬衫长裤,头发一丝不苟的梳在脑后,从那眉间的纹路能够看出这位嫂嫂是个不言苟笑的性子。 二嫂顾佩兰给她的第一感觉就是温婉大气,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