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宣战(1 / 2)

加入书签

第151章宣战

在持续近一月的舆论攻势下,南法十字军的暴行已经引起公愤,与此同时,达马丁的西蒙和蓬蒂厄的玛丽的死亡疑云也被一再宣传,牵扯进此事的孟福尔的西蒙及卡佩王室无疑正处于风口浪尖。腓力二世起初并不是很在意路易王太子和孟福尔的西蒙在图卢兹的所作所为,有十字军这层冠冕堂皇的理由掩护,他不觉得英诺森三世会很在意那些在争伐过程中被波及的平民和低等贵族,他最多需要解释一下达马丁的西蒙的死,他本来希望爱丽丝能够出面,但在爱女去世后她已然生无可恋,拒绝包括她丈夫在内的一切对外交流,而没有了女儿这个软肋,他也不能再如从前一般支配她的行动了。

但即便爱丽丝不愿配合,这件事也有完美的替罪羊,孟福尔的西蒙,他能够扶持他自然也能抛弃他,肉眼可见,他已经成为了卡佩王室的负资产,图卢兹人对他恨之入骨,据说他在巡视城墙时就险些被一位妇女用石头砸死,显而易见,他已经不可能在图卢兹长期统治,那用他的性命平息民怨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有众多深受法兰克王室影响的主教们的帮助,他相信他可以诱导英诺森三世认为那些直指卡佩王室的攻击都是异端份子别有用心的造谣,背后可能还有他的敌人(主要指玛蒂尔达)的鼓动和指使,但他送往罗马的信件都石沉大海,他愈发猜不中英诺森三世此时的想法,这种未知令他十分不安,他只能提醒路易王太子不要再在南法继续冒进,并且和孟福尔的西蒙保持距离。事实上,在腓力二世猜不透英诺森三世的想法时,英诺森三世本人也在天人交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敲打,他发现教廷内部被法兰克人渗透的程度比他此前的预想还要严重,在他关注十字军并提防着德意志再出现一位如腓特烈一世一般的皇帝时,腓力二世已经悄然将他的触须伸向了罗马,某种意义上,这和无声的渗透比腓特烈一世的暴力入侵更加可怕。他必须要铲除这一顽疾,趁他作为教皇还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但法兰克王室同样有存在的意义,即制衡目前已经连为一体的英格兰、德意志和西西里,如果卡佩王室的统治崩溃,那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这个由三个强大家族组成的联盟,这也是他对是否发起对卡佩王室的总攻犹豫不定的原因。最终令他下定决心的是他无意间听到的一句话,“腓力二世的合法后代只有一个,但于格一世的有很多”,保留卡佩王室和推翻腓力二世本质上是并不冲突的,也就是这个时候,他终于对愈演愈烈的十字军风波做出裁决:他宣布,由于南法十字军对基督徒的种种暴行已经超过了“天主容忍的限度”,他将剥夺他们的十字军身份,如孟福尔的西蒙等行为格外恶劣的人被直接开除教籍。至于牵扯进谋杀案的腓力二世和路易王太子,他认为他们已经不再适宜统治和继承法兰克王国,他对他们除以绝罚并废黜王位,他们的封臣和欧陆之上其他君主都有责任替教皇执行命令。与此同时,他处置了大量教廷内部出身法兰克和曾经接受法兰克王室贿赂的主教,他已经决定与卡佩王室彻底割席了。〕

在东法兰克的加洛林王朝连续几任君主死得不明不白、且其身在德意志等地的其他直系成员不被本土贵族认可的前提下,卡佩家族的先祖得以成功继位,由于男性继承人的相对富余,家族的许多分支成员相继入主了欧洲其他大大小小的伯国、公国乃至王国,尽管他们与卡佩王室的联系已经几近于无,但追根溯源,他们的血统都能追溯到于格一世,换而言之,他们都可以自诩自己有继承法兰克王位的资格,尤其是在有教廷的背书的情况下。这就是多子多福的坏处,因为于格一世的男性后代众多,其中还不乏位高权重者,因此腓力二世若想要标榜他先祖的伟大血统,他先祖的其他后代自然也与有荣焉。废黜一个家族不容易,但废黜一位国王并没有那么难,并且肉眼可见的,许多人都有动力替英诺森三世执行这一命令,奥托四世便以路易王太子进攻阿维农为由整军备战。

这可谓是腓力二世统治生涯的最大危机,巴黎人心惶惶,而腓力二世仍然镇定:“谁答应了英诺森三世的要求?"他问,“我不是问听从命令对付我的人,我是问敢于肖想我的王位的人。”

“勃艮第公爵拒绝了,但葡萄牙国王答应了,他的弟弟费尔南多王子已经前往英格兰准备和英格兰女王见面。”

同样是出身卡佩支系的成员,勃艮第公爵对他还算忠诚,但葡萄牙的费尔南多王子此前就曾经卷入了和路易王太子的感情纠纷,算得上同卡佩王室有旧怨,作为无地的第三子,他也有相当强的动力去试图争取头衔,是以他最终接过了教皇的橄榄枝。

于格一世的后代太多,总有那么一两个野心家愿意冒险,因此腓力二世也不打算就此事苛责路易王太子:“告诉路易,他在南方尽可能维持对图卢兹的控制,他不需要击败敌人,他只需要保证他自己的安全和势力的完整。“在路易王太子缺乏支援且敌人众多(阿基坦,图卢兹,德意志,可能还有西西里)的情况下要求他大发神威确实很不现实,比起让儿子因为冒进进一步陷入被动,腓力二世宁愿他尽可能牵制一些敌人即可,真正的威胁在北部,“至于我,我会在北方等待我的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