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风水轮流转呐~(2 / 3)
而后,冒顿单于便带着这看似庞大,实则却只占大草原总力量二成的兵力,一头撞向了占据大草原过半力量的霸主:东胡!
占据草原二成力量的新贵匈奴,主动攻打掌握超过五成力量过半力量的霸主东胡
同一时间,旁边甚至还有个掌握草原余下三成力量的月氏人虎视眈眈,坐等匈奴人和东胡人打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
这,才是冒顿单于之所以会那么伟大,之所以会那么受草原游牧之民崇拜的原因。
就这条件,冒顿单于愣是以不到敌人一半的力量,硬生生啃下了东胡这块硬骨头!
推翻了东胡人的霸权,彻底奠定匈奴帝国的根基,把东胡王的脑袋拧下来当成酒器不说,还在之后不久便再度大败月氏人,近乎彻底统一了草原!
而现在,草原,再度出现了一个明主。
这个人所掌握的力量,比当年的冒顿单于都还要更大
而且不同于冒顿单于新贵推翻旧霸主的向死而生,这个新的明主,恰恰是如今的草原霸主:匈奴内部的挛鞮氏王族。
挛鞮伊稚斜!
河套战役结束之后,这个名字,成了草原最瞩目,同时也是最不能提的字眼。
情况最糟糕的时候,已经有幕南部族开始征集兵马,自发向着伊稚斜所驻扎的南池方向集结,以供伊稚斜差遣了。
只是后来,伟大的右贤王挛鞮伊稚斜,主动找了自己异父异母的兄长:军臣单于。
根据呼延且当所掌握的消息,伊稚斜和军臣之间,进行了一场极为漫长的讨论。
这场讨论结束之后,右贤王伊稚斜站了出来,主动将河套战役失败的责任,背到了自己头。
战争失败的黑锅被伊稚斜主动背起,军臣单于也难得没有借题发挥,痛打落水狗
而是在同一时间站了出来,以撑犁天的意志赦免了伊稚斜。
随后发生的一切,就多少有些狗血了。
军臣当着草原各部头人、小王的面,向撑犁天神发誓:只要左贤王于单,没能成长为比伊稚斜更勇敢、更睿智的领导者,那大匈奴的下一代单于,就将会是右贤王挛鞮伊稚斜!
军臣说,这是撑犁天神的意志。
伊稚斜说,他也感受到了撑犁天的意图。
紧接着,兄弟二人一同表示:除此之外,撑犁天神还另有旨谕,为大匈奴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而这一旨谕,便是刘荣口中的:战略重心西移,对汉室采取暂时性的安抚、妥协……
很显然,这是军臣和伊稚斜之间的交易。
为了迅速抹除河套战役失败的影响,军臣以单于大位继承权作为代价,换得了单于庭、挛鞮氏内部最大的不安定分子:伊稚斜的支持。
而伊稚斜也凭此凭借这一手大匈奴的利益大于一切为了大匈奴,我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的精神,得到了更多人的尊崇。
毫不夸张的说:按照现在的情况,左贤王于单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了。
因为早在于单还只是骑羊的年纪,连羊肋骨都无法凭牙口啃干净的当下,于单的叔叔伊稚斜,便已经拥有了曾经的左贤王军臣,都不曾拥有过的崇高名望。
下一代匈奴单于,几乎必定,也只能是伊稚斜。
只是状况,却并没有因为伊稚斜这个伟大人物的伟大举动,而改善太多。
战略重心西移,在单于庭内部确实没有阻力了。
单于庭即没有换一个单于,也没有经历一场血洗、暴力镇压,便轻松抹除了河套战役失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但要想真的将战略重心,从曾经东西并进的双头鹰政策两条腿走路,改变为着重攻掠西方,尽量稳住东方,那还需要汉人点头。
没错
曾经,需要祈求匈奴人维持和平的汉人,如今反倒成为了汉匈双方之间,能否维持和平的决定者……
在呼延且当给出不软不硬的应答之后,刘荣便陷入了一阵漫长的沉默。
刘荣很清楚,眼下的状况,究竟对谁更有利。
经过大半个文景之治,汉家不说是兵强马壮,也至少是府库充盈。
除非刘荣也学历史的汉武大帝,动不动大兴土木,又或是巡视天下到处撒钱
否则,父祖留给刘荣的府库,足够支撑汉家再和匈奴人,打至少十场河套战役同等规模的中大型战役。
再加河套战役的胜利、河套的获取,让汉家无论是朝堂的君臣,还是军中将帅,乃至于民间百姓,都燃起了空前高涨的军心士气!
如果要打,汉家完全没有顾忌打就打!
趁热打铁,把河西,乃至幕南也打下来,看你匈奴人还怎么称霸草原!
当然,暂时不打也行。
就维持现状,慢慢把河套消化下去,顺带着继续休养生息、继续积蓄力量
在农耕文明强大的发展能力面前,游牧文明天然的发展劣势,将使得汉匈双方之间的胜利天平,愈发快速地朝着汉室一方倾斜。
如果未来五十年,汉匈双方之间都不发生任何战争,那休养生息五十年的汉室,将强大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返回顶部↑